星期六 2025年 10月 18日
主页 北马新闻

醫生:沉迷社媒 缺同理心是關鍵 青少年模仿暴力釀校園悲劇

- Advertisement -
听文章 Powered by 光华网

报道:陈淑珊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医生 – 王韵畅。

在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已渗入青少年的日常思维,甚至误信网络资讯或盲目模仿暴力内容,进而做出极端行为,酿成一场又一场的校园悲剧。专家指出,这种现象反映了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缺乏同理心与道德判断,现实与网络的界线正日益模糊。

针对近期全国接二连三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尤其是雪州校园刺杀案,加害者的行凶动机令人发指。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医生王韵畅接受《光华日报》专访时指出,他对受害者的家属及亲友表示哀悼,由于此类案件涉及多样化及复杂性,从媒体上看到的只是单方面,加害者的心里状态未必是考试压力、父母问题或学校问题所致。

“无可否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加害者的情绪管理及心理韧性是其中一个因素,但要考虑是否有可能是未诊断出孩子有心理状况、焦虑及反社会行为,没及时对症下药。当然也有其他可能性,如家庭问题(父母关系、家暴)、受社媒影响、学校缺心理辅导等,不能用单一方式来解释。”

通过暴力行为宣泄

- Advertisement -

他说,一些青少年不太能调节自己过于强烈的情绪,唯有通过一些暴力行为来宣泄。比如控制欲很强,就以霸凌来展现控制别人的行为,以得到别人的肯定,证明“我比你强”;自卑感就用一些“行为”来保护自己,让自己看起来不懦弱。

他强调,每一个案例都是独立的,不能一概而论,霸凌事件背后的共同因素,通常源于孩子缺乏同理心,不了解别人的感受。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可能面对家暴、虐待,导致缺乏同理心。

他说,校园刺杀案件中的加害者,在其笔记内容提及别人是“非玩家角色”(NPC),把人视为游戏,这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之一。此外,对方持有的利器也写着2名美国校园凶杀案的加害者名字,这反映出远在美国的校园暴力事件已对全球带来影响,不排除会出现模仿者。

他提及,现今社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许多青少年经常玩手机,已不懂得社交细节,不晓得如何应对真人社交所产生的冲突。

近期大马接二连三发生校园暴力事件,青少年面对的心理问题值得深思。(示意图)

“青少年沉迷于社交媒体已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导致他们不停地刷视频,变得缺乏耐心,行事冲动,没考虑长远后果。”

他表示,社交媒体充斥各种错误讯息,很容易让青少年黑白不分,尤其是一些大马网红拍摄的恶搞视频,以戏弄他人为笑点,殊不知会让孩子误解为恶意戏弄朋友“很好玩”,没顾虑到有关行为已伤害到自己的朋友。

他指出,社交媒体往往给人一种错觉,很多人仅分享喜悦或上传炫耀帖文,比如瘦身有成或露腹肌,但很少去描述背后付出的辛酸,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比较心态,“为何别人有的东西我没有”、“别人都比我好”,觉得自己不完美。校园刺杀案加害者的笔记“对世界不满”,也是类似的感觉。

由于较难管控网络上各种不良内容,他建议家长们下载“parental app”(家长管控应用程序),监管孩子的手机使用、网络访问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为何想要接触这些社媒内容。

受害者与加害者 或面临心理创伤及长期影响

王韵畅医生也剖析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与加害者,可能面临的心理创伤及长期影响。

“被施暴的受害者会深感无助、绝望、忧郁、不信任他人、没办法社交。”

他指出,在雪州发生的校园刺杀事件中,受害者未必是直接涉及案件,很多学生并没有受伤,反而是受到惊吓。

“不只是孩子与家长,整个大马社会都受到惊吓,担心学校是否还是安全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开始变得不信任,变得更孤立,对整个社会的信任也大大降低。”

他解释,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创伤后遗症,只要踏入校园就会回想起这事件,导致无法入睡,如果此状况维持超过一个月,在心理学上称为PTSD(创伤后压力障碍)。若短期出现“急性压力”(acute stress)属于正常反应,通常几个星期后就会恢复。

他说,至于加害者,可能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反社会行为。他认为,与其在网上谩骂及讨伐加害者,不如深入探讨加害者的冲动行为,进而化解问题。

此外,他表示,从整个社会层面,要如何防范二次创伤,也是值得大家探讨。

他指出,为了避免网上流传不实消息,校方及政府要在事发后有必要第一时间站出来陈述事实,如果没有官方解释,网民就会不断进行各种揣测。

他也说,为了赚取流量,社交媒体曝光案发现场血迹斑斑的照片;网民评论也闻鸡起舞,去责怪学校、加害者、家长,这些举止对解决校园暴力事件没有任何帮助,以暴制暴只会影响更多人,应该专注在同理心上,给予精神健康支持。

若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心理辅导或寻求临床心理师提供协助。(示意图)

6人中1人有心理困扰  忧郁和轻生风险激增

根据2023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儿童精神健康问题的数据,在6人中就有1人有心理健康问题,相比于2019年已增至双倍,其中46%有同侪问题(与朋友合不来、被霸凌、被孤立),25%有行为问题(情绪掌控较差、发脾气、偷东西、打架),17%有情绪问题(忧虑、不开心、胆怯),8%有过动问题(不能集中精神、做事冲动)。

另外,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显示,在4名青少年就发现1人有忧郁症状,8人中有1人有轻生念头,10人中有1人尝试自杀,相比于2012年的数据也是翻倍。

王韵畅医生表示,上述数据显示,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发严重,这也是我国当下面对的挑战。

他认为,原生家庭十分重要,孩子出生后面对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父母,也是孩子社交的第一个蓝图,父母可为孩子提供“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让他们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有需要时可以被照顾,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比较容易相信别人。

“若没有这个蓝图,孩子很容易有问题,比如父母是吸毒者,孩子哭闹也不理,孩子成长后对生活充满不信任,在有需要时觉得无人帮他。”

他指出,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在面对问题时是否发脾气或打骂,还是冷静应对,将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举止行为。如果父母关系不和谐,孩子的情绪掌控也不好。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重要的角色,与孩子保持开放式的沟通,而不是单方面沟通,指示孩子该怎么做。”

他透露,不少接受心理治疗的青少年都说自己的父母不了解他们的感受,一开口就是责备。因此,他劝告父母,先聆听孩子的问题及感受,不要急着如何回应,而是感同身受,可能孩子的问题不大,但其感受是存在的。

他分享本身接触过的一个案例,父母沉迷玩手机,平时工作早出晚归,孩子与奶奶住在一起,奶奶不懂如何管控,只能给孩子玩手机。

“身为父母,应该在亲子互动上做出优先考量及平衡,是否能各自牺牲一两天事件陪伴孩子,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后只会说不知道,因为你平时都没有跟孩子沟通及互动,又如何知道?”

他提醒,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已超出情绪波动范围,一定要带孩子去接受心理辅导,或寻求临床心理师及心理医生的协助。

王韵畅是槟城中央医院及槟榔医院的驻院医生,他说,目前我国缺乏青少年精神科方面的医生,获认证的专业医生不到40位。不过,有需要的民众可以到中央医院求珍,该院拥有团队可以提供协助。

另一方面,他表示,若青少年发现同学出现精神状况,除了关怀、聆听及支持,应该避免急于给意见及批判,,如果对方透露有轻生念头,这时候必须向老师或家长求助,而不是为朋友保密,这已超越可帮助的范围。

青少年忧郁症需及时治疗 破解精神健康被污名化

王韵畅医生说,若学校的辅导老师发现学生患有忧郁症,而不是一般情绪问题,将会转介去医院,不过需经过父母允许才能给予治疗。惟,许多家长将精神健康“污名化”,觉得没有必要治疗,甚至以为孩子被学校针对,最终让孩子错过及时治疗。

他说,很多人会把情绪问题及精神健康污名化,当青少年出现相关问题时,只会叫他坚强点、看开点,其实这是一种疾病,必须正视它。

“这与身体疾病没有太大差异,当一个人脚受伤,走路自然会困难;同样的,当一个人出现忧郁症状,其日常生活、上学、做功课都会变得困难,要以一种疾病来看待,而非去批判它。”

他表示,青少年面对情绪问题,家长往往会劝告孩子要多运动及定时睡觉,这并没有错误,相比于急于给意见,有时候他们更需要聆听及关怀。

他认为,需要为拥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建立一个支援环境,同时解决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污名化。

- Advertisement -

据他了解,学校每年会定时进行两次“抑郁、焦虑与压力筛查”,一旦发现学生有问题,将会通过正确管道给予协助。

他说,许多辅导老师都很尽责,但碍于学生太多应付不来,一所学校拥有1000名学生,辅导老师只有5名,在资源分配方面根本无法应付这个服务。只能通过普通老师观察,若察觉孩子有异样,身上有自残伤痕,变得不积极、爱打瞌睡、成绩下滑、颓废或什么都不想做,就要立即转介给辅导老师。

他指出,目前大马的教育政策并未正视情绪教育,应该将其纳入正统教纲,尤其是专注在同理心、如何控制情绪、如何化解冲突等。此外,他认为,普通教师不只是教书而已,其培训纲要也要有辅导一环,以应对学生的情绪问题。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Engine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