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美兰中华总商会呼吁地方政府,更人性化及透明进行店铺招牌管理,并将手绘字样传统店铺招牌纳入文化遗产清单。
森中总周五(9月5日)发表文告指出,书写式的墙上招牌,一直以来是许多华裔商家、华团、庙宇的传统做法。这类传统招牌不仅见证了一个乡镇、城市的开埠历史,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具有珍贵的文化不历历史价值。
他们对于晏斗老街,拥有67年历史的“新泉丰”茶餐室,因为店铺墙上有“书写式”招牌,遭到芙蓉市政厅执法人员取缔,被罚款 250令吉一事感到遗憾。
他们表示,我国一直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国家,而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更体现在街头巷尾的文化符号,手写招牌就是其中一点。
他们认为,若这些承载历史与文化的传统招牌因执法而被拆除,不仅会破坏地方人文景观,也会有损马来西亚“多元和谐”的国际形象。
为此,森中总呼吁州政府与市政局与相关部门合作,将传统店招纳入文化遗产清单,例如在遗产区或特定街区,对传统店招进行登记备案,并给予广告费豁免或象征性收费。
他们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研究指出,文化遗产对社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效应,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创意不零售产业,以及促迚基础设施改善。
“因此,保存街区文化元素,包括牌匾、壁画与传统招牌,不仅能提升旅游吸引力,更能带动地方经济效益。”
森中总也建议,新的《招牌法令》条文应只针对新的招牌实施,对于已经存在数十年并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招牌,当局必须以宽容和合理的态度处理。
他们说,许多旧式招牌本就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当局一刀切地严格执法,过于僵化且缺乏人性化,不仅会造成商家不满,还可能激起社会民怨。
他们也呼吁森州政府,制定更符合民情的法规,在保障合法经营的同时,也兼顾文化与历史保存。
他们建议州政府,对旧式招牌给予豁免或保护,以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待,避免盲目取缔。
他们也要求政府撤销对“新泉丰”茶餐室的罚单并借此契机,建立更合理的人性化执法指引。
他们也认为,政府应该设立“传统招牌保护机制”,将具有历史价值的招牌,纳入文化保存名录,这不仅能够传承历史,也能够发展旅游经济。
“森美兰中华总商会支持地方政府维持招牌管理秩序,但制度必须更人性化、更透明化。唯有在保存传统、营商便利不推动旅游之间取得平衡。”
他们也相信,秉持中庸治国之道的团结政府,能够圆满处理此次事件。
日前,媒体报道芙蓉多家店铺因手写招牌而遭到市政厅执法,引起坊间热议。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