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志勤移交3万令吉研究资金给华社研究中心。右起为詹缘端及张运华。
配合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展开的“华人人口研究”旗舰研究项目,公正党峇央峇鲁国会议员沈志勤表示除了华人的生育率下跌,其他同胞甚至一些东南亚国家亦出现少子化的问题。
他今日(21日)与华研中心主任兼研究员詹缘端及华研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兼项目负责人张运华等人,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这么指出。
期间,他引述大马统计局上周发布的今年首季出生及死亡率数据指出,我国的华裔新生儿,从2000年的11万4000人下跌至去年的4万1270人,结婚率则是从2016年,每1000名华人中有9.8人结婚,下跌至2022年每1000名华人只有6.6人结婚,跌幅多达33%。
他说,其他友族同胞的生育率也已经下跌至标准人口替代率的2.1,而少子化的问题同样出现在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香港及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上。
沈志勤希望华研这次的研究可为华社注入资源,找出根源以及延缓上述现象。
此外,张运华表示,这次探讨的问题是华裔人口增加缓慢、出生人口下降、每1000人口出生率最低及总生育率面对危机。
他说,该计划共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子题是人口趋势与结构的预测分析、因素与对策、人口老化对华人经商与家族企业的影响,还有老年人主导的华人家庭经济、收入与支出。
他指,第二个阶段则是华人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与医疗服务需求、人口对华族政治代表性变化的影响,以及华人家庭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传承。
“至于第三阶段则是华人人口演变和流动对华文教育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与华人城镇的重塑和发展及竞争力的保卫战,还有华裔青年的就业与人才发展。”
张运华认为,在了解人口变化时不能只注重数据,反观需要了解未来的趋势才能对症下药。
他表示,这次的研究为社会带来的贡献,是为政府解决人口问题时提供重要的分析与政策参考、协助华社领袖掌握华人人口问题,提前规划部署应对未来的政治与社会经济挑战,以及为华社或华商推动改革,提供理论基础以应变人口变化带来的冲击。
他补充,旗舰计划的预期成果,是每个子项目提交一份完整的技术报告作为政府、政党、社团的参考文件。
完成研究后,华研会主办专题演讲深化社会对相关议题的交流,并针对每个子项目发表一篇政策性文章或学术性论文,激发社会人士或学者对相关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