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送纪念品仪式,左起蔡铨忠、张育华和陈达怀。
台湾国光剧团走入校园,与槟华四校的学生交流互动,一起发扬传统京剧文化。
槟华四校董事会副主席拿督陈达怀博士在致辞时表示,槟华和京剧,其实有一段渊源。
他说,早期福建女校为了购买校地兴建校舍,曾于1947年的槟榔屿平社京剧公演筹得2万元。1950年第二次公演是为福建女校筹募建校基金,因此筹足经费兴建迁校工程,而大礼堂以“平惠堂”命名,就是感激平社的恩惠。

“平惠堂外的一面墙上,有一幅碑文–《槟华女子中学平惠堂记》,细数筹建平惠堂的过程及其意义。碑文主要述说槟华女中大礼堂‘平惠堂‘的由来。”
他是于周二出席台湾国光剧团讲座暨示范交流会致辞时,如是表示。
他说,平惠堂建成以后,1958年平社的第十六次公演,是为参加槟华女中新校舍落成的游艺大会。在槟城平社京剧的舞台监督与导演等专业人士指导下,槟华老师和学生也获得机会在大舞台上表演京剧,这一段历史已经记载入槟华的百年校史。

他说,前任董事长拿督蔡锡洪当年演绎的霸王别姬,还有拿督斯里陈火炎的周瑜归天和长坂坡,当年可说红极一时。而京剧的乐声和国光剧团演员让京剧经过66年后,重新在槟华的这个舞台上复活,可说是一份奇妙的缘分。
他希望通过国光剧团的来访,能让槟城和槟华学子得到启发,再次发扬国粹,同时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感受京剧的美,接触传统文化和学习。

张育华:国立剧团提供正规培训机制
国光剧团团长张育华表示,在国立剧团里,京剧有提供正规专业的培训机制,所以京剧发展良好。京剧是超过20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在整个表演体系里,如角色塑造等,都发展成熟。
她说,配合这次的交流活动,特别安排32名演员、导演和乐师,让大家理解京剧表演的系统和概念,当中涵盖歌、舞、戏、功四大元素。

她说,演员要站在舞台,10岁要开始基本训练。当天,演员们都逐一示范基本功,包括各式腿部基本功、翻跟斗、兵器对打等。
该剧团自1995年创团以来,国光剧团深耕传统戏曲,并与时俱进,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经典好戏,打造出国光独特的传统戏曲新美学。如今,在海内外圈粉无数的国光剧团能走入马来西亚,尤其是槟华校园,是全体师生的福气。

在讲解中,学生们可以认识到京剧的不同角色,即生、旦、净、丑四大类;每大类再以年龄、性格和身份作为较细的分类,例如老生、小生和武生等。学生还有机会上台,向演员们学习基本的走路方式、手势等等,整个交流生动有趣。
当天出席者尚包括台北驻马来西亚经济文化办事处柯慧贞组长、槟华四校董事会主席拿督蔡铨忠、槟华校友会会长庄慧贞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