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 | 这位福建人,是一百多年前被低估的创新先锋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1周年。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八个字,是对他一生最崇高的定论,也如同一幅宏大的历史卷轴,将他倾资兴学、纾难救国的伟业深深烙印在民族记忆之中。然而,卷轴之外,那些更为生动、细腻的笔触,或许正静静等待着我们再度发现。
在陈嘉庚先生诞辰151周年之际,《闽人智慧·厦门系列》特别推出主题策划,邀读者一同回望,于历史的细微处,进一步走进陈嘉庚先生。
- Advertisement -
来一趟国家级水族馆 揭开水族生存的秘密(附视频)
槟城南部的峇都茅(Batu Maung)小型展馆Akuarium Tunku Abdul Rahman(简称AkuaTAR),隶属于马来西亚渔业研究所(FRI)的国家级水族馆。这里“收藏”了多达123种水中生物,涵盖海水鱼、淡水鱼、水生植物等……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跨年度跨文明 跨东西艺术行动 2025艺术年巴黎行
一场艺术之旅,起于初心和信念,更于行动。为配合槟城美术馆开幕,林祥雄教授在6月启动了一场跨年度、跨文明、跨东西的艺术行动“2025艺术年:巴黎行”。
青春挥拍日记 匹克球界的冠军拍档(下篇)
李皇益和余真慧,这对来自槟城匹克球界的“冠军CP”,从兴趣出发,走进专业赛场,用实力和默契一起赢下比赛,也写下属于他们的冠军旅程。而胡亿添,这位从小打网球打到国际赛的槟城男孩,原本只是想试试“那个名字有点奇怪的球”——匹克球,结果一拍成瘾,冠军也跟着来!
- Advertisement -
神经外科医生的双面人生 是开颅高手 也是温柔作家
50岁的神经外科医生陈俊贤幽默地说,自己因爱“动手”且性格直接,选择了外科。在实习期间,他被启蒙导师施行的一场动脉瘤手术深深震撼,于是投身于享有“医学桂冠”美誉的神经外科。
艺术与人类 文明断想——甲子艺途求索感悟 林祥雄2025年元月31日深夜笔(完结篇)
回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儿时在田野堤岸以树枝在大地涂鸦迄今,瞬间已是七十多年了!叹徒时光的飞逝,忆儿时的天真无邪!
艺术与人类 文明断想——甲子艺途求索感悟 林祥雄2025年元月31日深夜笔(中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盛久必衰,衰久必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华夏文明对人类思想上与思考上的文化警惕与提醒!
必读文章
黄锋冀政府扩大“旧车换新”补贴 建议为逾10年摩托车提供1千令吉
马来西亚摩托车商总会会长拿督黄锋指出,摩托车犹如“弃婴”,未被纳入政府推出的“旧车换新补贴”计划,并促请政府将该政策扩大至摩托车领域,对使用超过10年的旧摩托车提供每辆最高1000令吉补贴。
北海净滩活动 打造干净海滩 | 新闻
槟城北海慈济幼儿园校友亲子人文班在峇眼亚占休息站进行净滩活动,一边收集海滩上的垃圾,一边记录垃圾种类,并将垃圾分类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也积极邀约附近民众加入净滩行列。
1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