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丽丽
近日,一名中国画者在槟城姓周桥的壁画创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事实上,该名画者不仅在姓周桥一处作画,也在古迹区其他各处留下了涂鸦。在马来西亚的法律框架下,于公共建筑上随意涂鸦,或可被视为破坏公物,尤其在世界遗产区,任何壁画作品是需要通过公共艺术委员会的评估,并获得市政厅的准证后才可进行,因此该中国画者的举动引起众多网友的反弹。
当争议转向屋主时,情况变得更加复杂。屋主,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在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我。他表示该名画者是在得到他的允许之下才作画的,该处是其私人住处,本身也没有将壁画作为商业用途,不知道为何自己会被罚款。我跟市政厅沟通,了解到市政厅只是遵循条例而向屋主发出警告信,并非发出罚单。我向对方解释之后,随即联系当地州议员王宇航,获得对方的协助向屋主说明和沟通相关条例,按照程序向当局提出准证申请。
虽然事情得以解决,但其实暴露了很多层面的问题,让我反思不少。
首先是屋主对古迹区保育条例的普遍不理解。许多人认为,只要产业属于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外墙作画。然而,在乔治市世界遗产区,情况并非如此。无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商店,任何在建筑物上的艺术创作,都必须事先经过“槟城乔治市世界遗产区公共艺术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并获得槟岛市政厅的准证后方可进行。
乔治市虽然已入遗多年,但一个严峻的挑战始终存在:一般居民对于相关的保育条例,乃至乔治市入遗最重要的核心——“普世文化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仍然十分陌生。尤其是在古迹区的居民,许多已经上了年纪,“文化遗产”、“古迹保育”、“法令条例”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生疏的词汇,需要举出适当的例子,不断的沟通和教育,才能让他们理解其重要性。
这次事件也凸显了执法单位与居民之间的沟通鸿沟。屋主收到市政厅官员发出的清除壁画警告信时,官员并未提供充分说明,只是将信交给了屋主。对于不熟悉繁琐条例的古迹区人家而言,一封没有解释的警告信会让他们极度慌张,甚至误以为那已经是一张罚单。
另外,我们虽然认知到,单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约束创作者的题材和自由。然而,当艺术创作进入公共领域,特别是与公共秩序、民意,乃至古迹保育产生交集时,身为立法者的我们就必须思考得更多。成立世界遗产区公共艺术评估委员会的目的,不仅是审核壁画内容是否符合普世文化价值,更需要制约创作者所使用的颜料等材料,是否会对珍贵的文化遗产建筑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乔治市的普世文化价值核心之一,在于其多元文化元素的汇集和对文化的包容。因此,此次的熊猫壁画是否符合此价值核心,并非由舆论定夺,而是有待专业人士评估商榷的。
在此次事件中,我们不应单单陷入网络舆论情绪,也不该局限于屋主对“私人建筑控制权”的狭隘层面来探讨,而是必须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讨论,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
此事件充分提醒了我:针对一般民众,特别是古迹区内居民的古迹保育教育,以及对乔治市普世文化价值的推广,仍需不断持续地进行。居民们必须认识到,居住在世界遗产区,就必须承担共同维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同时,执政者和古迹保育者必须明白,不断的聆听和沟通,是解决此类冲突不可避免的途径。唯有透过持续的对话与教育,才能让古迹保育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世界遗产的价值得以永续传承。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