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机构正收紧监督,“财经网红”不再有恣意空间,而无牌提供理财建议者或面临高达1000万令吉罚款。
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声称只需数分钟便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视频,传播率往往比专业有执照的专家更广泛,在某些情况下,更甚会左右国人的理财观念。
这些所谓的金融或财经网红,是把复杂的金融课题变成热门的视频,他们长期在社交媒体上提供理财技巧、投资看法和“迅速致富窍门”,然而他们却不像有执照的专业人士般受到约束。
随着财经网红迅速冒起以及科技的广泛使用,资本市场产品与相关服务广告的新指南,已经在11月1日悄然生效。
马来西亚证券监督委员会(SC)最初在2020年发布这项指南,而最新的修订版本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确保分享投资意见的财经网红,须遵守与专业执照人员的相同标准。
大马财务规划理事会(MFPC)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安努亚日前接受《马来邮报》访问时透露,许多所谓的“金融导师”在实施指南前,向消费者分享的资讯可能未经证实或不可靠。
“当他们成为财经网红时,会对马来西亚公众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监管,因为这是一个敏感的领域。”
“分享个人理财资讯不是开玩笑,他可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也可能让他跌入谷底,甚至毁掉他的财富。”

他表示,这正是为什么监管机构如SC所采取的措施——例如资本市场与服务法令下发出的持牌要求是这么重要,从而确保散播有害理财建议的人,能在法律下承担责任。
他认为,这项指南早就应该出台。
根据指南,除非获得SC发出的执照,否则财经网红将被视为自愿广告商,禁止推广资本市场产品及相关服务,包括财务规划。
当中,如果有人未获得SC发出的执照或注册,将以抵触法律的罪名被罚款高达1000万令吉、或监禁不超过10年或两者兼施。
虽然消费者依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要关注的内容,不过安努亚强调,在采纳任何理财建议之前,确认相关财经网红是否获得SC认证至关重要。
“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人典型的个人理财方式,未必适用于另一个人。”

MFPC副主席彭家耀的观点与安努亚不谋而合,他表示该指南的目的并非限制传播资讯,而是确保一个公平的环境,让可信、以客户为中心的建议为主导,令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财务选择。
“取得执照是一回事,但持牌人也必须谨慎地对待自己公开分享的内容,因为提供财务建议意味着须承担专业责任。”
指南也明确指出,出于教育目的而传播有关资本市场产品的信息,不是要意图要影响或不可能影响任何人对相关产品采取的行动或决策,不属于指南的管辖范围内。
另外,指南也规定广告的呈现方式,必须让消费者能够立刻辨别这是广告内容。
彭家耀认为,此举可以确保广告内容受限于一般性建议,以纯粹的教育视角来介绍金融市场的注意事项。
“我们MFPC当然支持这项指南,因为我们希望在规范内运,作创造更健康的生态系统,让业界共同承担责任,为成员制定出专业的标准。”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