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部指出,政府在第13大马计划(2026至2030年)下,将通过一系列结构性经济改革与针对性政策,致力于缩小不同族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并确保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经济部在国会答复万捷国会议员哈芝莫哈末沙希尔的提问时表示,政府正根据“昌明经济框架”推动“以民为本、以需要为导向(needs-based)”的发展模式,以提升全民生活水平,特别关注土著群体与低收入家庭。
经济部披露,根据《2024年家庭收入与开支调查报告(HIES 2024)》:
·土著家庭的月收入中位数为6559令吉;
·华裔家庭为8886令吉;
·印裔家庭为7934令吉。
这意味着土著与华裔家庭的收入比为0.74:1,而土著与印裔家庭的比率为0.83:1。
在绝对贫穷率方面:
·土著家庭为6.6%,
·华裔为1.5%,
·印裔为3.2%。
与此同时,《2024年薪资与工资调查报告(SGU 2024)》显示:
·土著雇员月薪中位数为2490令吉(2023年为2360令吉);
·华裔雇员为3140令吉(2023年为2932令吉);
·印裔雇员为2604令吉(2023年为2464令吉)。
经济部强调,政府将在第13大马计划期间持续实施各种措施,重点照顾各族群体,尤其是:
·土著、原住民、沙巴及砂拉越土著,
·以及低收入的华裔与印裔家庭。
与此同时,《土著经济转型计划2035》是政府主要的战略之一,目标是提升土著在经济领域的参与、拥有与掌控程度。
计划设定的关键目标包括:
·到2035年,将土著与华裔家庭收入中位数比率从2022年的0.71:1提升至0.9:1;
·将土著与华裔薪资中位数比率从2021年的0.78:1提升至0.9:1。
为实现此目标,政府将推行“Gear-uP Bumiputera”计划,协助中小企业土著业者提升竞争力,预计在2026年首阶段投入13.3亿令吉。
根据2026年财政预算案,政府已为不同族群推出多项扶助措施:
·土著赋权计划
1. 教育与培训:通过大马人民信托局(MARA)、土著领导基金会(Yayasan Peneraju)及玛拉工艺大学(UiTM)等机构,提供60亿令吉教育资助;
2. 高科技投资基金:设立1.05亿令吉战略投资基金(HGHV),提升土著在高科技领域的股权;
3. 创业支持计划:为高价值领域初创企业提供1亿令吉;
4. 土地政策:增加50英亩马来保留地于大马城(Bandar Malaysia),由国油主导发展,预计2026年底动工。
华裔社区方面,政府将根据《新村发展总蓝图》改善城市新村的生活与商业环境,提供7820万令吉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及创业贷款与补助计划。
印裔社区方面,政府通过《印裔社会经济发展计划》(PPSMI)与首相署属下的大马印裔社会转型单位(MITRA),继续提供教育奖助金、社会福利及文化体育发展基金,2026年拨款1亿令吉。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