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红将培育钻当天然钻卖一事,受害者代表律师何素莹指出,截至目前再有23名受害者向他们做出投诉,涉及的金额已经达到130万令吉。
她补充,这意味着他们目前已经收到53名受害者的投诉。
何素莹周五(11月7日)再次与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召开记者会,公布最新受害者人数,并对相关网红周四(6日)接收媒体访问的内容做出回应。
她说,该名网红周四(11月6日)在接收媒体访问时,以“培育钻也是真钻”为回应,而事实上她在记者会上并未提到真钻或假钻,而是质疑网红以培育钻当天然钻售卖。

“培育钻和天然钻的售价有所不同。我们是质疑她试图误导消费者。”
她指出,即便受到消费者的质疑,该名网红也从未坦诚所售卖的是培育钻。
”当消费者问她那是什么钻时,她只是说是散钻。为什么她可以长篇大论,要大家去看她的翡翠报告等等,却不愿意直接说是培育钻?“
为此,她表示,他们怀疑该名网红以避重就轻地方式,企图误导消费者相信那是天然钻。
”如果我们拿着钻石到珠宝店询问时什么钻石,他们只会告诉你是天然钻还是培育钻。“
何素莹表示,国际宝石学院 (IGI) 也证实,该名网红销售钻石的用词不当。
她说,其当事人在致函国际宝石学院时询问,商家是否可以在销售宣传资料或广告中,将”培育钻石“替换为”真钻石“来进行宣传,得到的回应是”不可能这样做”。
“当询问若商家使用具有误导性的表述方式,根据当前国际行业标准或消费者保护法规,是否会面对何等法律责任及后果?得到的回应是’被告欺骗‘。”

另一方面,何素莹指出,该名网红声称所售卖的护肤品符合检测标准,但事实上,该名网红是将产品送去进行环境卫生检测。
她说,根据其当事人送往医疗检测单位进行国际药典标准检测。“这个产品是用在人类皮肤,为什么是送往进行环境卫生检测?”
此外,针对网红宣称法庭宣判她胜诉,何素莹表示,根据目前她所了解的30宗仲裁庭案件中,网红胜出的只有1至2宗,而消费者胜出的有超过一半以上。
张天赐在记者会上强调,他们召开记者会的初衷是要呼吁民众醒觉,至于是否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则交给受害者们与律师进行讨论。
“我们也不是要破坏任何人的生意,或者欺负任何人,我们说的都是事实。”
本日(7日)出席记者会的包括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局副主任陈凯荣、马华联邦直辖区州法律事务局主任张玮伦及张天赐助理刘凯伦。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