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栋强
2026年财政预算案公布后,关于官联公司(GLC)与官联投资公司(GLIC)的角色定位,再次引发社会争议。官联公司应保持商业独立性,不应被视为国家预算的一部分,以确保财政纪律与公共问责得以维持。
官联公司肩负的是商业使命,而非政策执行任务。它们对存款人及投资者负有信托责任,必须追求合理回酬与稳定收益。如果政府迫使这些企业承担无法达到门槛收益率的社会项目,最终只会制造道德风险。当亏损发生时,填补亏空的往往是纳税人的钱,受害的终究还是人民。
当企业的商业逻辑被政治目的取代,管理风险与财政漏洞便随之而来。因此,正确的模式应是明确区分角色,即官联公司应专注成为区域冠军或跨国企业,集中创造最大化回酬、支付股息与缴纳税收;而政府则通过正式的预算程序执行公共开支,确保透明度与监督机制健全。这不仅保障公共资金安全,也能强化市场信心。
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便是成功的例子。它保持商业独立,专注投资与回酬;社会支出则由政府财政体系独立处理。两者各司其职,既促进经济增长,也维持财政纪律与问责制度,团结政府必须借鉴此模式。
同时,政府也应将社会援助制度化。例如,把慈悯援助金(STR)和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纳入正式福利体系,而非继续当作政治筹码。民政党并不反对福利政策,但反对团结政府把人民生活援助当作政治宣传工具。若制度化援助机制,符合资格者即可自动获发援助,无需每年等待政治人物的“恩赐”。
另外,民众普遍认为2026年财政预算案的短期援助终究只是治标,无法治本。真正的关键在于执行力与人力资源的配合。若官僚体系效率不足,再好的政策也可能流于空谈。
预算案中,政府提供4000令吉补贴,鼓励车主报废旧车换新车,初衷良好,但仅限购买两款国产车,显然过于狭隘。政府应扩大至所有在国内组装的汽车品牌,以促进整体汽车业链发展。
另一方面,人民虽然能够领取100令吉的“关爱基本援助金”,但政府应扩大SARA的购买选项,让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才能真正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
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宣布开学援助金须由教师以现金发放给家长,无法通过银行转账。此举不仅开倒车,还增加教师行政负担,让他们无法专注教学。
对政治人物来说,这是很好的宣传;但对教师而言,却是额外压力。学校教育应回归教育本质,而非沦为政治秀场。
财政纪律、制度化援助与高效执行力,是2026年财政预算案成败的关键。政府应该改变机制,守护人民利益,才能建立健康、透明与可持续的经济治理体系。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