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先炳(右)促华教别陷入防御姿态,而是要以自信和理性,面对国家乃至全球教育转型。
华校面对国际学校竞争、政治冲击和人工智能崛起等挑战,拉曼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黄先炳认为,华教不该固步自封,反之应以自信和理性姿态,面对国家乃至全球教育转型,透过建设性的方式融入《国家教育蓝图》的框架。
黄先炳指出,我国的华文教育因政局充满变数,使得相关政策在某些层面处于“停滞”状态,加上右翼族群言论抬头,使得华教的永续发展不单要靠法律保障,亦需政治稳定和有远见的领导,才能长远规划。
“面对多重挑战,华教不应陷入防御,而是要以自信和理性姿态,面对国家及全球教育转型。教育蓝图已为全民教育设下框架,华教应以建设性方式融入其中,并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讨论与制定,让华教成为国家教育愿景的一部分。”

黄先炳是于今日(25日)在吉隆坡举行的“华文教育高峰会议”上,发表“从传承到创新:展望2025年后华教政策蓝图”演讲时,向出席的逾百位华教工作者做出上述呼吁。
他强调,教育界应避免被政治议题牵动,而是要以研究及实证为基础,坚持专业立场,以教育质量及公共利益获得社会信任,并透过跨文化活动促进族群理解及尊重,形成对母语教育的保护。
对于人工智能兴起的挑战,黄先炳呼吁,应将人工智能视为创新的契机而非威胁,发挥我国的多语境优势拓展人工智能的学习范围,增强创造力和跨文化思维,惟教师仍是教学的灵魂,应以人文伦理引导人工智能的使用。
“华社应制定今后的《智慧华教蓝图》,在国家教育愿景框架下,制定兼容AI与创新的长期发展计划,包括以AI与数码科技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效能。同时,有系统地收集学生来源结构、教学成效、政策影响和AI整合实证等数据,传达予政府。”

此外,另一位受邀讲者马大电脑科学与资讯工艺学院软件工程系教授周添健也提醒,在科技时代下,应教育学生理解数码技术的限制,并在使用时对其风险保持警觉。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资讯识读能力,辨别虚假和恶意资讯,避免学生成为盲目的资讯使用者,危害社会健全发展。同时,引导学生从碎片化的学习知识,走向建立全人类相关的整体知识观。”

南方大学学院通识教育系助理教授陈鸣诤则建议,民主转型下的公民教育,应训练学生的批判思考,并培养起开放、关怀、同理的态度面对分歧,而现有的教育体制,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落实公民教育。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