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意志
最近一连串的校园悲剧震惊全国。一桩桩令人心碎的事件,让社会掀起强烈的愤怒与反思。人们哀悼、指责、质疑,要求立即改革,而恢复体罚教育的呼声更是一浪接一浪。许多人坚信,唯有以铁腕手段整顿校纪,才能遏止学生的暴力与失控行为。
然而,以暴制暴能治本吗?无论是在教育、政治或社会管理方面,暴力往往是最直接、最简单的回应方式。但教育并不是制造恐惧或逼迫服从,而是引导理解。一个人的暴力行为,常常是因为情绪失控。当内心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时,便会以暴力的形式宣泄出来。若我们重新挥起藤条,其实也在向学生传达暴力是可以被接受、可以解决问题的危险信息。当孩子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时,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学者所研究的“孩子会观察并模仿权威者的行为模式”的理论(在英文里被称为Monkey See Monkey Do)。
许多人反驳说:“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在体罚教育下成长的。如今我们长大成人,也没变坏。”但我们不可忽略时代已改变的事实。过去14岁的少年可以光脚下河抓鱼,也能在马路上骑脚车,追风玩耍。而今天14岁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斥短视频、网络游戏与即时社交的世界。两代人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现代小孩长期被困在手机的方寸之间,所面对的资讯冲击,心理压力和复杂情绪是难以令人想象的。
童年经历不同,因此教育方式也必须与时并进。可惜的是,情绪管理与媒体素养,这两个最应该被重视的教育内容,却长期被视为教育体系中的附属课题。数据显示马来西亚人每天平均花8小时使用电子产品,高居世界前列。换句话说,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数字世界中度过。成年人在看到暴力或仇恨短片时,尚能分辨对错,但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无法辨别真假,也无法消化复杂的情绪刺激。我们不能仅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批评事件,而应尝试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当他们在这个资讯泛滥的世界里看见暴力,他们心里经历的是什么?他们又能向谁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感受?
许多人都会习惯性的把手机交给孩子,让他们在餐桌上、车里、家中安静下来。孩子学会如何使用手机,却没被教会如何处理自身的情绪。他们沉浸在荧幕的世界,自然无法清楚划分真实与虚拟世界。于是,一个情绪无处安放的世代,便在无声中成长。
当然,反对体罚并不等于纵容。体罚教育的另一端,是无视孩子情绪的冷漠;爱的教育的另一端,则是溺爱教育。教育的关键,不在选择单一的教育方式,而在于取得平衡。既要有纪律的约束,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分辨对错,也要给予他们表达情绪的空间。除了体罚,研究认为让孩子们暂停活动、或以书写悔过书等方式来让孩子表达内心情绪,都属于更安全且有效的管教方式。
如果社会真心希望悲剧不再重演,第一步不是挥藤条,而是还老师一个专业的空间。让教师从层层叠叠的行政报告中解放出来,取消那些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纸上工作,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老师需要被赋权去引导,但这种权力必须伴随适当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学生也必须被赋予安全的空间去表达情绪,学习共情与沟通。一个健康的教育体系,应让师生之间建立信任,而非恐惧。
在最新的财政预算案中,教育部再次获得全国最高的预算。这笔庞大的拨款,绝对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契机。从为学校建立情绪辅导与心理支援中心,完善校园安全与通报机制,并为教师提供培训与支援等多放下手。只有理解每一方所面对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让问题得到解决。
教育的本质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建立价值观与生命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有力量,防止下一个悲剧发生。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