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天,我和我的团队在阿依淡举办了一场“免废市集”。活动一开始,现场就涌入了不少乡亲父老,大家带着笑容而来,有人捐出家中不再使用的物品,有人则找到自己正好需要的生活用品。这样的氛围,让我深深感受到社区互助的力量。
我们常爱说,“家有一物,或许正是他人所需”。有些家庭把孩子已经长大穿不下的鞋子捐出来,有人送来闲置的书包与课本,也有人把还能用的电子用品、厨房器具带来市集。这些物品虽然在原来的主人手里暂时“退休”了,但只要经过整理,就能在另一个家庭里继续发挥价值。看到物品重新被需要,那种“物尽其用”的感觉,比单纯购物更让人满足。
在现场,我特别留意到一位单亲妈妈,她挑到几本几乎全新的练习簿,忍不住笑着跟我说:“这样就能省下一些钱,孩子上学更方便了。”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特别感慨。对于一些人来说,几本练习簿或一双鞋子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另一个家庭来说,却能解决燃眉之急。
免废市集的价值,正是在于这样的互助。它不是单纯的“施与受”,而是一个循环。当你捐出物品时,不仅清理了家里的空间,也让别人获得帮助;当你在市集里挑到合适的东西时,得到的并不只是物品本身,更是一份温情。
这也是我想推动的社区精神:大家帮大家,邻里互相支持。尤其在物价高涨、经济压力不小的时候,这样的互助更显珍贵。
除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免废市集同时也肩负着“减废”与“环保”的意义。如今,垃圾量与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很多还能用的物品因为无处安放而被丢弃,造成浪费。透过市集,这些资源重新流通,不仅延长了物品的生命周期,也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对我来说,这场市集不仅仅是一个活动,而是一种教育。它提醒我们,环保其实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从分享与重复利用做起。当大家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不浪费”自然会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社区层面的努力,政府最近也带来了让人民安心的好消息。从本月底开始,RON95汽油价格将下调至每公升1令吉99仙。这项措施,对我们广大人民来说,确实是一个实际的帮助。
油价是许多家庭开支的大项目,尤其是需要每天通勤上班的打工族,或是靠车辆跑生意的小贩与司机。当油价下调,等于间接为人民“加薪”。更重要的是,油价下降也能减缓物价压力,让大家的生活负担减轻一些。
我相信,当爸爸妈妈在清晨开车送孩子上学,看到油表的消耗比以往慢一些时,那种“生活变得轻松一点”的安心感,是非常真实的。
回头看这两件事——免废市集与油价下调,虽然一个发生在我们的社区,另一个来自政府的宏观政策,但它们有着同样的目的:减轻人民的负担,让大家的生活过得更有尊严、更有温度。
免废市集靠的是社区的互助与分享;油价下调则展现了政府的扶持与关怀。当两股力量同时出现,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有韧性。生活的美好,往往不是来自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小小关怀。就像免废市集一样,把分享化作日常习惯,让我们的社区更有爱、更有力量。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