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艺共染嘉年华”在培才华小顺利举行,主办单位、学生、家长与社区民众齐聚一堂,共同为传统与创意融合留下见证,前排左起是吴恬盈及庄白祺,第二排右2起温进兴、刘培顺、戴汇霖及蔡函伦。
由“看见十八丁”联合拉律峇登县村委会主办的“跨艺共染嘉年华”,在新港门培才华小圆满举行,并吸引许多学生、家长与社区民众踊跃参与,共同度过一个融合艺术与文化的周日。
据了解,源自十八丁渔村的红树皮染涩技艺,早年曾被渔民用来制作水衣水裤,后来一度失传,近年来,这门传统工艺在旅游与经济价值上的潜能再度被发掘,并逐渐走进校园与社区。
活动于上午先由小学生参与蜡染、植物拓染及红树皮自然染涩工作坊,现场气氛热络。随后进行主题为《手艺复兴 · 绿色裁缝 ·社区共创》的分享会。
重头戏的《跨艺·共染》体验工作坊,结合红树皮自然染涩、蜡染及植物拓染,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延伸与创意。
“看见十八丁”此次与曼绒 Ghomah Batik、太平 Batik Tanuntaya 及士毛月 Cibabond Studio 再度合作,这是4个单位第4次携手,通过跨界交流探讨技艺与新产品的结合,并在交流中推动传统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嘉年华也设有多个手作摊位及免费体验环节,包括龙香、粘土与折篮子等,为活动增添互动与趣味,现场同时展出结合多种染艺的创作成果,呈现出传统与创新交织的独特风貌。
“看见十八丁”总策划庄白祺指出,该组织自2015年起重新整理渔村流传的“Ni Siap红涩染”技艺。“Ni”意为染色,“Siap”则代表涩感,是一种利用红树皮进行天然染布的方法。
她也说,团队一直通过展览、学校与社区活动,把这门传统工艺介绍给更多人认识,并推动其传承与创新。
她表示,今次嘉年华,不仅是技艺展示与文化传承的平台,更让社区居民在互动中增进联系,也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新的生命力。
出席者包括太平市议员蔡崇豪,刘培顺,黄凯毅,十八丁村长黄嫒香、甘文丁村长黄良伟、甘榜槟榔村长薛桂花、新村发展官戴汇霖及吴声强、培才华小校长温进兴、及双溪吉隆启华小校长黄志品等。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