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陈奕蒂 摄影:芬迪
大马歌手张与辰曾一度打算放下歌手身份,计划在2026年回马专注福音音乐并陪伴家人,淡出舞台;却因参加香港《中年好声音3》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不仅勇夺亚军,还顺势签约无线,正式踏入香港娱乐圈,开启事业新高峰,延续未竟的音乐梦想。今年40岁的他回顾21年的音乐旅程,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三次归零”:从马来西亚到台湾,从张祖诚到张与辰,再从台湾转战香港重返舞台。三次“重生”,让他成为如今更加坚定、完整的自己,也让梦想逐步清晰。
在参加《中年好声音3》之前,张与辰其实已经打算放弃音乐,计划在2026年回到马来西亚,陪伴家人、一起做生意,不再唱歌。
“我和家人商量好,不再做音乐了。毕竟做了那么久,真的累了。而且做幕后在哪里都能继续,我想回马,回到教会,写些福音歌曲,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为教会付出。”
然而,一个祷告改变了他的方向。他向上帝祈求,若能赐给自己影响力,就愿意把故事和经历分享给更多人。没多久,作曲人好友“小林制歌”突然发来讯息,鼓励他报名《中年好声音3》。
“一开始我还开玩笑说:‘你拿表格来我就填。’结果他真的拿来了,但我一直没填。直到截止前两小时,他再问我填了没?我才匆匆交上报名表。没想到就这样一路走到最后。”

把每一场当“最后一首歌”
再次踏上歌唱比赛的舞台,他笑说根本不需要“调适期”。“可能是因为离开‘歌手’这个身份太久,反而没有压力。倒是身边的人倒是替我紧张,怕输了丢脸。我就说:丢脸就丢脸咯,当玩嘛。”
比赛中,他总把每一场当成“最后一首歌”来唱,比起输赢,更在意能否留下好的作品和舞台影像。他笑说:“我很在意衣服好不好看,有一次裤子太松,又不能系腰带,那天就唱得不太理想,因为整个人都被影响了,呵呵呵。”
这段比赛经历,也让他在唱法上有了新的体会。“以前唱歌会想很多,哪里要拉长、哪里要转音。可是评审和老师提醒我,其实不用事先安排太多,只要顺着当下的感觉,就能唱出最真实的状态。现在的我,不再那么计较技巧,而是更自然去唱。”
他直言,《中年好声音3》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再次回到歌手岗位。“这其实是我一直渴望的,只是过去因为现实没办法坚持。幸运的是,即便当时低头,我也没有离开音乐。如今能再以歌手身份站上舞台,已经是最大的收获。更意外的是,还遇到一群真心爱我的歌迷。”

台湾音乐生态与想像有别
谈到2013年赴台发展,他笑说自己是“被朋友骗去的”。“当时其实已经想放弃音乐,跟自己赌气。朋友林乐伟就劝我:‘你都去过香港、美国,为什么不去台湾?’我担心自己华语不好,他就说:‘马死落地行,你在这里也没饭吃,不如去试试。’结果两周内,我把房子、车子都卖了,背着一股冲劲飞去台湾。”
不过,到了台湾才发现现实与想象完全不同。他没有去过当地旅游,也很少接触台湾的节目或新闻,对那里的生活几乎一片空白。第一次就直接搬去定居,让他一开始相当慌张。
“台湾的音乐生态和我想的不一样,不管是上节目还是工作的方式,都和马来西亚差很多。大马这边讲话比较自然、友好,有礼貌但不会太拘谨;台湾则很讲究辈份和称呼,有时候让我觉得拘束。但换个角度想,这里也让我学到更多礼仪。”
在台湾发展的12年里,张与辰星途浮沉,自信几乎被磨光,从幕前退到幕后,对他来说是一段极其煎熬的过程。最难的,是承认自己当不了歌手。“那时候真的很不甘心,明明会唱歌,却要把作品交给别人唱,把心力放在别人的音乐上。”
几个月后,他才慢慢学会调整心态。“钱的确很好用啦,不开心就吃顿大餐或买点东西,心情就好一些。”真正让他走出低谷的,是作品被歌手、唱片公司甚至歌迷认可的那一刻,“原来帮别人做音乐,也能有另一种成就感。”

体会到快歌的魅力
从2004年参加《Malaysian Idol》(大马偶像)入行至今已21年,张与辰说,自己最大的转变是心态。“刚出道时才10几岁,自觉很了不起,好像什么都懂,很厉害,那时候太年轻了,很容易被‘红’冲昏头。现在的我更清楚自己是谁、要什么,也懂得尊重和珍惜团队。我常提醒自己,是他们成就了我,而不是我厉害才让他们有饭吃。”
在音乐上,他也变得更开放。过去常给自己设限,只唱、只听某些类型的歌,尤其抗拒快歌,几乎只钟情慢歌。如今,他开始接纳更多元的风格,也体会到快歌的魅力。他笑说,自己以前最排斥的快歌,现在唱起来不但能炒热气氛,还发现其实比慢歌更难驾驭。这也是一种成长。”

艰难时刻戴佩妮成贵人
张与辰回忆,自己最低谷是在2015年,金钱与合约问题加上信任被背叛,让他跌入谷底,甚至患上严重抑郁症。“那段时间很痛苦,用了一年才走出来。”
所幸,他在最艰难的时候遇到不少贵人伸出援手,其中戴佩妮就是关键人物之一。“她当时问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当歌手?’我回答:‘因为我喜欢唱歌。’结果她马上说:‘喜欢唱歌去酒吧、婚礼也能唱啊,这个理由不够。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句话像当头棒喝,逼得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最后,他才慢慢厘清,自己真正热爱的,其实是“音乐”本身。于是,戴佩妮要他把创作拿出来听,还一步步指导修改,让他重新找到创作的定位和热情。
后来,王治志平老师则把他带进幕后,介绍不同的歌手、乐手和编曲人,给了他许多尝试的机会。而身边的朋友也默默包容他的情绪,陪着他一步步走出阴霾,重新站起来。
回望过去,他用“三次归零”来形容自己的人生:第一次是从马来西亚到台湾,第二次是从“张祖诚”变成“张与辰”,第三次则是从台湾转战香港。
“每一次归零都让我学到很多。音乐真的很难做,但坚持比什么都重要。梦想如果只是梦,很虚幻。你要把它当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往前走。可能不一定成功,但过程一定会有收获。”
10月将迈入40岁的他笑说:“我心态还是像小孩,幼稚就幼稚,开心最重要。”在他看来,40岁并不是负担,而是人生最大的转捩点,也是全新的开始。


› 立即申请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