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国家记者日关爱基金仪式,右起法米、莫哈末弗兹、朱嘉俊、努鲁、阿鲁拉祖。

通讯部长拿督法米周一(15日)上午前来槟岛亲自探访因听力受损必须依靠助听器的本报记者朱嘉俊,并移交国家记者日关爱基金(Tabung Kasih@HAWANA),他承诺会协助跟进,将联系武吉牛汝莪区国会议员蓝卡巴星及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探讨社险机构(Perkeso)能否提供协助。

他强调,政府将继续关注新闻工作者的福利与安全,确保他们能在良好环境下履行职责。

他表示,朱嘉俊的助听器需更换为更灵敏型号,以便继续工作,但费用却较高。

法米(右2)赠送日常用品予朱嘉俊父亲朱运来。

他指出,记者涵盖不同工种,风险也不尽相同。摄影记者与摄像师需要长期扛重器材,可能造成肩颈或脊椎损伤;外勤记者则面对恶劣天气与意外风险。

他也建议马新社与社险机构展开讨论,以研究如何根据不同岗位提供适切的社会保障。

- Advertisement -
朱嘉俊:“我需更换为更灵敏型号的助听器!”

他透露,该基金过去两年共拨出200万令吉,全国已惠及500人,槟城则有22人,以及于未来他将与马新社研究补充基金。

- Advertisement -

他同时呼吁各州媒体组织一旦发现紧急个案,可直接联络马新社以便迅速援助。

朱嘉俊出示成功申请国家记者日关爱基金。

出席移交仪式者包括通讯部秘书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弗兹、马新社首席执行员拿汀巴杜卡努鲁、马新社总编辑阿鲁拉祖。

另外,给马来报同业一个赞!马来报同业发挥守望相助崇高精神,协助患有听障的朱嘉俊成功申请上述基金。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