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市王储妃端姑莱拉杜莎琳(右4),与特殊孩子们一同参与手印创作,场面温馨感人。右2为努阿紫丽阿娜。
玻璃市州40名特殊孩子在家长与监护人陪伴下,把手掌和指纹涂上国旗色彩,在一片白布上印绘出一幅国旗,凝聚爱国情怀与亲情温暖。
这场名为“与残障人士共庆国庆”(Semarak Merdeka Bersama OKU)的活动,周五(22日)傍晚在玻璃市加央敏冬旺乌鲁的Saadiah咖啡馆举行。
玻王储妃也参与创作
玻璃市王储妃端姑莱拉杜莎琳也亲临现场,与特殊孩子们一同参与手印创作,场面温馨感人。

主办人兼餐厅业主努阿紫丽阿娜(44岁)表示,举办这场活动的初衷,是希望社会能更多认识与接纳残障人士。
她透露,自己的公司已有一名残障员工服务长达五年,证明只要给予机会与指导,残障人士同样能够胜任岗位。
“社会必须明白,残障人士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雇主聘请他们时,也应给予合理薪酬,而不是因为他们是残障人士,就随意压低工资。”
她补充,虽然部分残障人士在学习与理解指令方面较为缓慢,但只要耐心辅导,他们依然能够完成任务。
她以员工为例,五年前对方几乎无法阅读或理解复杂指令,但如今已能熟练使用手机及穿制服,并能独立完成日常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置身于健康、积极的环境,远离不良影响。只要给予正确的圈子,他们也能过上与常人无异的生活。”
家长分享心路历程
另外,一名参与活动的家长玛丽妮(52岁)也分享了其家有特殊孩子的心路历程。

她的儿子阿末阿兹利姆奇利斯(5岁)患有唐氏综合症,自3岁起便在PDK Jauhar Jannah特殊儿童社区康复中心接受训练。
“从3岁到现在,孩子逐渐学会生活自理。现在他会整理鞋子、收拾书包、把尿布丢进垃圾桶,甚至能够帮忙把衣服放进洗衣机。”
她说,虽然孩子的学习进度比一般儿童慢,但依然能逐步掌握生活技能,并懂得遵循简单的指令。
“有时我在厨房忙,他也会过来一起帮忙收拾,进步让我很欣慰。”
谈及这场活动,她认为十分有意义。“或许这些孩子未必完全理解‘独立’或‘国庆’的含义,但他们能认得国旗,会挥动国旗,也会跟着唱《我是马来西亚的孩子》。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喜悦。”
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活动,并持续邀请康复中心的孩子参与。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受到关注,也能让社会更了解康复中心的存在。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要学会自理。父母终有一天会离开,他们必须能照顾自己。”
她同时呼吁更多家长,不要将特殊孩子局限在家中,而应送往康复中心接受系统训练,让他们有机会融入社会,拥有更好未来。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