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可在乔治市和谐街的宗教场所索取盖章册。每到一个地点,凭盖章册索取印章即可。
在日本东京,走进神社或寺庙,游客和信徒常会携带一本“御朱印帐”,在每个参拜的寺庙盖下独特印章,记录这段心灵之旅。如今,这样的文化体验,也在槟城悄悄萌芽,并结合本地独有的宗教多样性,发展出属于乔治市自己的“盖章之旅”。
发起这项计划的是槟州和谐机构,该机构总经理欧宗义在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坦言,灵感源自他年初造访日本京都时的一次偶遇。“当时我看到许多游客带着一本小册子,到各大寺庙收集印章。那种既宁静又有仪式感的体验,让我很感动。”

他意识到,槟城作为马来西亚多元宗教的缩影,也有同样深厚的信仰资源与文化厚度。于是,促成了一项集合佛道教、伊斯兰教、兴都教与基督宗教等多个宗教象征的“和谐盖章之旅”。
这项盖章活动已于本月配合《乔治市艺术节》正式登场,开放给本地居民与游客参与。参与者可免费领取一本特别设计的“盖章明信片册”,凭此走访六座乔治市内的百年宗教场所,并在每个地点盖下专属印章,象征六道不同信仰的祝福,再把它寄给身边家人朋友。
不只是文化观光路线 更是信仰与时间旅程
欧宗义表示:“这不只是文化观光路线,更是一段穿越信仰与时间的旅程。”
活动已在八月初正式启动,并将在整个《乔治市艺术节》期间持续进行,预计未来也会延续下去,作为槟城文化观光的新亮点之一。目前除了和谐街上的六座宗教场所外,乔治市的一些旅游景点和酒店,“盖章明信片册”。
“盖章点包括:观音亭(佛/道教)、甲必丹吉灵清真寺(伊斯兰教)、亚齐街清真寺(伊斯兰教)、马哈玛利安曼庙(兴都教)、圣乔治教堂(新教)以及圣母升天堂(天主教)。”

“这六座宗教场所是乔治市最具代表性的信仰地标,不仅历史悠久,更象征本地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精神。”欧宗义强调,每个地点都经过场所管理方的同意与配合,“他们都很支持这个概念,愿意开放空间迎接更多非信徒的探访者。”
欧宗义:“软性”重建年轻人信仰连结
在社群日渐疏离、年轻人对宗教与文化认知淡化的时代,欧宗义希望透过这项活动“软性地”重建信仰的连结。
“我们不是要宣扬任何特定宗教,而是鼓励大家去理解、去尊重。尤其是年轻人,当他们愿意走进这些场所、读一读墙上的介绍、听听钟声或诵经声,他们就会更懂得这个城市的灵魂。”
他也补充,对于来自外地或海外的游客来说,这是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方式,不只是拍拍照,而是用盖章的过程,带走一份真正属于槟城的纪念。
非宗教推广而是文化参与 每个盖章背后藏百年脉络
参与方式相当简单。公众可在乔治市和谐街的宗教场所索取盖章册。每到一个地点,凭盖章册索取印章即可。
当集满六个印章后,参与者可选择将明信片送出,或珍藏为个人祝福。
“每一个印章都是由各宗教场所自行设计,体现各自信仰的核心象征,”欧宗义介绍,不仅是宗教,更是文化传承。欧宗义坦言,这项活动并非宗教推广,而是文化参与。他希望信仰场所能成为所有人都能进入的公共文化空间,不再只是特定族群的“封闭领域”。
“我们不讲教义,但我们讲故事。每一个盖章背后,都藏着槟城的百年脉络。”
对于未来发展,槟州和谐机构也不排除拓展更多盖章路线,让文化探索变得更亲民、更有趣。
当记者问及他最想看到这项活动带来什么改变时,欧宗义沉思片刻后说:“如果有一天,一个孩子在长大后偶然翻到小时候的那本盖章册,能记得他曾经和家人一起走过这些信仰之地,那这活动就有了它存在的意义。”在印章落下的那一刻,不只是旅行的终点,也是一份来自乔治市的温柔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