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嘉宾及赞助人为怡保万里望音韵粤剧社粤曲文化晚宴主持呜锣开幕。左起为陈冠谛,廖志荣,崔译廉,林伟明,何坤明,张宝真,周锦欢及游慧英,右起为骆瑞莲,鎏基,房彩莲,朱允楠,谢保恒及刘殷铨。
霹雳万里望州议员周锦欢时表示,粤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不仅是艺术形式的传承,更是族群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象征,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并支持粤剧的发展,共同将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周锦欢出席怡保万里望音韵粤剧社30周年纪念粤曲文化晚宴致词时指出,粤剧在马来西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早年先辈南来时,不仅带来了生活技能,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包括粤剧唱腔、服饰与舞台技艺。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成为凝聚社群情感的重要纽带。
他说,推动粤剧,不只是为了保留一项艺术,更是为了保存我们共同的文化根源,粤剧的内容多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蕴含忠孝节义、仁爱诚信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积极意义。
他强调,随着时代变迁与娱乐形式多元化,粤剧在年轻人群体中的认知度与参与度逐渐下降,这也是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必须通过现代化的演出手法、跨界合作以及数字平台传播,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近粤剧,理解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他也赞扬本地粤剧团体、文化协会及义工们长期无私奉献,通过筹办演出、举办工作坊及到校园推广,让粤剧在社区生生不息,希望未来将继续争取相关文化发展资源,推动粤剧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并探索与旅游业结合的可能性,让更多外地游客通过欣赏粤剧,感受怡保及霹雳的多元文化风采。
他也表示,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粤剧是其中一片绚丽的花瓣。只要我们用心浇灌,它一定能继续盛放,希望公众不仅做观众,更可成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让粤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多元社会增添色彩与温度。
万里望音韵粤剧社社长游慧英在致词时说,音韵粤剧社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持“弘扬中华文化,传承粤剧艺术”的宗旨,由一群热爱粤曲的街坊起步,逐渐发展成怡保具代表性的粤剧团体,这一切有赖历届社员的坚持与热情。
她指出,当晚节目内容丰富,包括折子戏及经典粤曲演出,资深社员以精湛唱腔、细腻身段及华丽戏服,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兼备的戏曲盛宴,晚宴亦旨在为发展基金筹款,用于粤剧推广,培训新生代及添置戏服器材,让粤剧文化在本地继续发扬光大。
她呼吁社会大众支持粤剧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强调每一份鼓励,都是推动音韵粤剧社迈向未来的动力。

在晚宴上,周锦欢及九洞州议员谢保恒分别宣布拨款3000令吉及2000令吉予该社充作活动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