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白金鸣锣人进行开幕仪式。
由槟州中元联合会康乐组主办的“第44届街区歌王歌后”争霸赛首次移师威省举行,不仅筵开百席吸引千人支持参与,更成功筹获36万令吉教育发展基金,突破原定目标!
来自青草园庆赞中元盂兰胜会的代表陈永义,过长达21年的参赛历程后,终于迎来属于他的荣耀。当晚凭借一曲《没离开过》技压群雄,成功摘下男子组冠军;并在随后的总冠军争霸赛中,与女子组冠军廖韵宜以《敲敲我的头》展开对决,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冠中冠”。
这场慈善晚宴周六晚在大山脚黄炎发福临门大礼堂热烈举行。筹委会主席拿督王庭辉及槟州中元联合会主席叶福麟在会上联合致词。
王庭辉表示,该比赛不仅是舞台上的较量,更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歌唱比赛之一,44年来见证歌声的演变,亦见证了文化的延续与社区的成长。
叶福麟则表示,中元联合会去年成功为峇都加湾光育小学筹获130多万令吉建校基金,目前建设工程即将完成,惟尚欠400多万令吉。该校董事会成员今年再度要求该会继续筹款。
“由于今年没有其他学校向该会申请筹款,加上光育急需建筑费,理事会一致决定再次为光育小学筹款。”
他说,这场慈善晚宴原定筹款目标为30万令吉,在各界热烈响应下顺利超越目标。这不仅是数字的突破,更是槟州华社团结与信念的真实写照。

王益辉:中元联合会52年不变
槟州华人大会堂副主席拿督王益辉少校说,槟州中元联合会52年来初心不变,为华小迁校、扩充和提升做出贡献,也在街区及华人神庙组织支持下筹募逾4000万令吉教育基金,实属不易。
“这份坚守文化、扶育人才的使命感,让联合会成为槟城华教的磐石,也成为千百莘莘学子心中不灭的灯塔。”
他说,慈善从不止于数字,它是行动的温度、信任的重量。去年,槟州中元联合会为峇都加湾光育小学发起建校筹款,全槟感召,华社响应,最终募得超过134万令吉,印证了中元联合会不仅有远见,更有执行力,是华教最可信赖的后盾。


魏子森(槟首长代表):华校设施发展显著提升
槟州行政议员魏子森代表槟州首长曹观友出席晚宴时表示,槟州中元联合会在协助华校的路上并不孤单,槟州政府的制度化拨款、昌明大马政府的协助以及各界的支持,已使槟州华校的设施发展和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说,中元联合会在新届理事会领导下,是时候考虑如何结合广大社区力量和团体合作,推动学生未来拥有更加优秀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并表示该会一直是华教及华校的重要后盾,这也让其他州属的华教人士深感羡慕,希望槟威街区组织能够继续发扬守望相助、团结互助和热爱槟城的精神,为华教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虽然槟州没有丰富天然资源、没有树桐、天然气和石油,但槟州拥有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热心的槟州子民,希望各方继续共同推动华教发展。”

林冠英:华教发展得到保障
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指出,槟城中元联合会在华教资源匮乏时提供支持,使槟州华教的延续与发展。2008年槟州政权更替后,州政府实施制度化拨款,华校得以喘息,在中央政府执政并增加资源后,华校设施及发展逐年改善。
他强调,只有团结政府的领导,才能确保公民平等待遇,尤其华教发展得到保障。团结政府的开放开明,尊重基本权利及捍卫核心价值观,并推动社会正能量,让华教得以继续改善发展。他也在会上宣布拨款一万令吉。
峇眼惹玛区州议员朱悦权亦现场移交1000令吉拨款。

比赛成绩:
冠中冠:陈永义(青草园庆赞中元盂兰胜会)。
- 公开男子组:
冠军陈永义(青草园庆赞中元盂兰胜会);亚军李岦骏(北海新芭底东海宫);季军李昇忠(武吉占姆区盂兰胜会);特优奖:蔡承达(大路后相公园盂兰胜会)、温凯伦(土库街庆赞中元理事会)、陈俊良(北海峇眼花园福德祠)、 黄继陞(椰脚街联合七街区)。
最佳台风奖、最佳服装奖:李岦骏(代表北海新芭底东海宫)。
- 公开女子组:
冠军廖韵宜(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亚军王紫微(武吉占姆区盂兰胜会);季军黄静彧(武吉占姆大士爷公庙);特优奖:柯芳芳(大路后相公园盂兰胜会)、张家馨(北海新芭底南山伯公)、倪斯琦(青草园庆赞中元盂兰胜会)、黄纤楦(惹兰丁雅区庆赞中元理事会)。
最佳台风奖:黄静彧(武吉占姆大士爷公庙);
最佳服装奖:廖韵宜(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
- 青少年男女混合组:
冠军卢品淳(北海新芭底东海宫);亚军周钰淇(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季军曹普玮(北海新芭底南山伯公);特优奖:张佳奕(土库街庆赞中元理事会)、陈韵童(惹兰丁雅区庆赞中元理事会)、张柯芯(槟城直落巴巷区庆赞中元)。
最佳台风奖、最佳服装奖:卢品淳(北海新芭底东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