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司徒瑞琼 摄影:陈启新

椰脚街观音亭周日(13日)观音诞迎来数千香客,41岁黄德伟号召友人在观音亭外“起灶”,现蒸2200粒寿桃为观音贺寿,同时要让人人一早便能享受一粒热包子!
他受访时说,自己号召逾10名友人在观音诞以现蒸寿桃方式布施,至今已13年。过去10年是一年3次观音诞都会蒸寿桃布施,近3年只挑农历六月十九日的观音成道日。
“我从28岁起做这布施到现在,不求其他,只求吃到寿桃的人都能平安、健康!”
一年共有3次观音诞,分别落在农历二月、六月和九月的十九日,各为观音降世、成道和出家日。
每年每逢观音诞,椰脚街观音亭作为百年古刹都会迎来数千香客到访参拜和许愿,香火鼎盛,人气络绎不绝。


布施公众不分种族 寿桃也现蒸现派
黄德伟表示,本身和一群志同道合好友每年都会在观音诞时集资动员,载来煤气桶、炉子和5至6格大蒸笼,在庙外起炉蒸寿桃,布施公众。
“所有寿桃都是现蒸现派,一人两粒。我们不用预蒸包,就是要让所有接到寿桃的人,可以现场吃到新鲜热包子!”
除了寿桃,由黄德伟和友人分派的布施品中,还有一粒苹果、龙珠饼和一瓶矿泉水,喻意出入平安、寿岁绵长,共有逾1000份。
他说,过去最高记录是布施1500份,近年维持在1000份左右,是因流连观音亭的街友、老人家已经减少。
“所以我们也减少了布施品,避免浪费。不过,现场所有公众都可领取,不分种族背景。”


邱先生:派发“平安米” 料可破5000包
椰脚街观音亭义工邱先生指出,是日观音成道日落在周日,让观音亭一早便人气沸腾,迎来数千香客,预料全日发出的“平安米”可突破5000包。
“观音诞与开库日不同,今天不发钱币,香客可在参拜后随缘乐捐,再领取一份平安米和平安符。”
他说,许多信众自小便被家人带来与观音娘娘结下“契仔缘”,一般会选在观音诞前来膜拜,祈福还愿。领取的平安米,可在回家后煮食,保佑全家平安。
现场派发的平安符分两种,三角平安符属随身携带,长型符纸则可烧开后,以符水方式饮用。
“很多信众会在出远门时来求取,祈求一家人一路顺风、平安。”

李妍:趁来槟旅行 前来膜拜求平安
椰脚街观音亭是“仙名在网”,来自砂拉越李妍(50岁)直说,是从网络介绍,感受到观音亭非常灵验,便趁来槟旅行期间前来膜拜,一口气买下1320令吉观音袍(22件),为观音贺寿。
“我是从网上看到人们介绍椰脚街观音亭,刚好碰上观音诞,便前来参拜。”
她说,是次是自己第2次到槟城旅游,第一次已是逾20年前,但却是首次前来椰脚街观音亭,感受到庙内人气鼎沸。
“我也没特别许愿,只求家人平安健康。”

胡溢芝:领平安米 祈求全家平安
另外,与观音结有“契仔缘”的胡溢芝(30岁),早上便循惯例前来上香膜拜,随缘乐捐后领取平安米。
“我每年都会在观音诞前来上香,领的平安米会回家放入米缸,煮后全家食用,求取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