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5年 7月 13日
主页 副刊 悠周刊

青春挥拍日记 匹克球界的冠军拍档(下篇)

- Advertisement -
听文章 Powered by 光华网


撰文/摄影:张健欣
拍摄:曾宝镕、许志威
剪辑:曾宝镕

李皇益 | 26岁
– Penang World Pickleball Day Tournament 混双冠军
– 2nd PPA Closed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4混双冠军、团队总冠军
– Picklemotion Mini Tournament 2024 混双亚军、男双季军
– PSC 1-Year Anniversary Open 2025 男双冠军
– G.O.A.T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5男双季军、团队总冠军
– Pips Summer Smash 2025 男双冠军、混双冠军
– 大马匹克球协会认证匹克球教练(2025)

余真慧(Sabrina) | 26岁
– Penang World Pickleball Day Tournament 混双冠军
– 2nd PPA Closed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4混双冠军、女双冠军、团队总冠军
– Picklemotion Mini Tournament 2024 混双亚军
– Jelutong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5 混双冠军、女双冠军
– G.O.A.T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5 团队总冠军
– Pips Summer Smash 2025混双冠军
– 大马匹克球协会认证匹克球教练(2025)

原本只是陪女友打球的轻松尝试,没想到一拍成瘾,打出了新的方向。李皇益和余真慧,这对来自槟城匹克球界的“冠军CP”,从兴趣出发,走进专业赛场,用实力和默契一起赢下比赛,也写下属于他们的冠军旅程。

- Advertisement -

每天挥拍、奔跑、挥汗如雨,对李皇益来说,这不仅仅是训练,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不可或缺的日常节奏。自从两年前接触匹克球,这项风靡全球的运动便悄然占据了他的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热爱,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生活方式。

“现在每周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球场上。”他笑说,“球场早就成了我的第二个家。”

谁能想到,这位曾叱咤网球场、代表槟州征战马运会(SUKMA)的网球选手,如今会深深投入这项球拍轻盈、球体小巧、网位较低的“迷你版网羽混合运动”——匹克球?

而这段匹克球旅程的起点,并不是一场比赛,也不是一次专业训练,而是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邀约。

那天,女友余真慧对他说:“陪我打一场?”原本只是增进感情的“情侣时光”,谁料这一陪,竟意外打出了热情、打出了默契,更打出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从球场到生活,这对匹克球界CP并肩前行,用一拍一球打出了默契,也囊获了多个冠军宝座。

情侣档发威
从“陪打”到登上冠军宝

故事要从2023年说起。当时李皇益的女友余真慧开始对匹克球产生兴趣,邀他陪练。他心想:“就陪太子读书吧。”没想到这一打,不仅上了瘾,还顺带打出了人生的第二职业生涯。

“起初真的只是陪她玩玩,后来朋友们也一个个加入,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络。我们俩越打越认真,干脆直接报名比赛,没想到一打就打进了职业圈。”李皇益笑说。

别看他们如今战绩辉煌,其实两年前还只能在羽毛球场借地训练——那时槟城还没有专属匹克球场。他们一边适应羽毛球场地的限制,一边摸索技术,靠着热情与坚持一路打拼,如今终于双双站上冠军领奖台,收获的不仅是奖杯,还有彼此成长的足迹。

2024年10月,他们携手参加Penang World Pickleball Day Tournament,顺利拿下混双冠军;接着在12月举行的2nd PPA Closed Pickleball Tournament 中,他们再度夺下混双冠军,余真慧则另在女双项目中斩获桂冠,而两人所在的团队更是技压群雄,赢得全场总冠军。

这对“球场CP”简直势不可挡——感情升温的同时,战绩也不断攀升,成为槟城匹克球界最闪亮的组合之一。

“我们其实私底下很少谈球技,只有比赛临近时才会‘动脑’一起研究战术。”李皇益表示,“无论是球场或生活上,遇到问题就着手解决,当问题解决了,就不会起争执。”

余真慧也笑着补充:“我最欣赏他反应快、出手果断,球打得猛,看起来特别帅气!”李皇益则反过来称赞女友擅长“smart play”,“她的打法灵活多变,常常让对手摸不清套路,防不胜防。”

比赛中他们是彼此最可靠的队友,生活中也是最贴心的伴侣。他们的默契不止体现在球场的每一个回合,更藏在每一次对视、每一次并肩同行的步伐里。在这段由“陪打”开启的旅程中,他们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冠军养成记
从厨房线到膝盖线的修炼

别误会,匹克球场上的“厨房区”(Kitchen)可不是用来煮饭的地方,而是比赛中一块不可随意截击的“禁区”!谁若贸然进入这一区域截击,很可能就要丢分。

作为一名专业选手,李皇益对这些细节了如指掌,技术层面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上旋球(top spin)、切球(slice)、截击球(volley)、反手回击(backhand)、抽球(drive)、轻挑球(dink),每一招每一式都必须反复打磨,才能在比赛中信手拈来。

除了技术,他对器材也有深入研究。他表示:“一般匹克球拍多为碳纤维(carbon fibre)材质,轻盈且富有弹性;但如果是高水平竞技,建议使用钛金属(titanium)球拍,因其表面较粗、吸球力强,在执行旋转球或切球时,能有效提升控球与击球力度。”不过,想参赛可没那么简单,球拍必须具备美国匹克球协会认证(USA Pickleball Approved),才符合比赛规范。

至于球本身,因采用塑料材质,耐用度有限。李皇益说:“每天打球的话,一颗球大概两周就得换。”一颗小小的球,承载着专业选手每日挥拍的密集强度。

谈及比赛规则,他讲得头头是道:发球必须从腰部以下击出,并斜向对角落的格子落地,不可落在近网区;发球后双方必须各让球弹地一次,才能进入截击(volley)回合。此外,匹克球有两种计分制度:发球得分制(Side-out Scoring)与连续得分制(Rally Scoring)。

相较之下,Rally Scoring节奏更快、得分频率更高,也越来越受比赛主办方欢迎。它与传统规则的最大不同在于:无论发球方或接球方赢球,胜方都可得分,而传统规则则仅限发球方赢球才能加分,若接球方赢球,仅转换发球权,不加分。传统制通常采11分制,比赛进行到第6分换边;而Rally Scoring多设为15或21分,总分达第7分或第12分时换边。由于每回合皆可得分,比赛节奏明显加快,也更具观赏性。

横跨网球、飞盘到匹克球,李皇益与余真慧携手走过10年,早已是并肩作战的黄金搭档。

从治疗室走进球场
她是球员也是守护者

余真慧不仅是匹克球场上的女双冠军,更是场边最可靠的健康守门员——她的“本业”是一名物理治疗师,而她开的治疗中心,就设在匹克球场隔壁,被球友们称为“专属急救站”。

“很多人以为匹克球比网球轻松,其实它对膝盖的考验一点也不小。”她语气认真地说。由于匹克球节奏快、落点低,球员在接球时常需要做出快速的低位前蹲动作;若姿势不正确、或核心与腿部肌肉强度不足,长久下来很容易引发膝盖劳损、韧带拉伤。

她经常提醒球员:技巧和体能必须同步进步,别只想着打赢别人,却忘了照顾自己的身体。

“正确的前蹲姿势非常关键,同时保持核心稳定。”她建议球员除了练球之外,也应安排做功能性肌肉训练或拉伸,提高整体下肢的耐力与保护力。

在余真慧看来,真正的冠军不只是场上的胜利者,更是懂得聆听自己身体节奏、懂得休息与复原的人。正因为她既是选手、又是治疗师,她深知比赛的激情与身体的极限之间,需要一份智慧,也需要温柔对待。“练技术之余,别忘了练身体——不要把自己的膝盖当成无限使用的零件。”

她的存在,提醒着所有热爱运动的人:你可以冲刺,可以挥拍,可以拼尽全力,但别忘了——你的身体,是你最忠实的队友。

匹克球不只是运动
是关系里的节奏感

这对情侣在网球场上相识,在飞盘场上并肩作战,在匹克球场上共同成长。从年少的热恋,到如今默契十足的拍档,他们的关系,仿佛也随着一拍拍的来回球而愈发稳固。他们用球拍交流情感、用比赛检验默契、用汗水铺陈出一段属于运动员的爱情轨迹。

“我们都很爱运动,也享受一起进步的感觉。”李皇益说。他们互相陪伴、互相督促,不只是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彼此的训练伙伴、战术搭档与精神支柱。

在对手眼中,他们是令人忌惮的混双组合;在彼此眼中,他们则是最了解彼此节奏与情绪的搭档。一次次练习中的鼓励,一场场比赛中的眼神交会,成就的不只是技巧上的进步,更是感情上的深耕。

也许,匹克球最迷人的地方,不只是技术的比拼或胜负的刺激,而是它已悄然渗透进他们的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故事,从球场开始,却不止于球场。从对战到合作,从竞技到生活,他们挥动的不只是球拍,更是对爱情的坚持、对梦想的守护,还有在快与慢之间,对彼此最深的理解与信赖。

胡亿添(Timothy Foo) | 19岁
– 2nd PPA Closed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4男双冠军、团队总冠军
– PSC 1-Year Anniversary Open 2025 男双冠军
– Jelutong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5 混双冠军
– G.O.A.T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5男双季军、团队总冠军
– Pips Summer Smash 2025 男双冠军、混双季军
– 大马匹克球协会认证匹克球教练(2025)

胡亿添,这位从小打网球打到国际赛的槟城男孩,原本只是想试试“那个名字有点奇怪的球”——匹克球,结果一拍成瘾,冠军也跟着来!从网球转战匹克球,他越打越起劲,从球员变教练、从独自挥拍到家庭组团,直接把这项运动玩成了他的青春新主场。

2024年10月,胡亿添第一次踏上匹克球球场。没有特别计划,也没有专业装备,只是被一群老队友“拉下水”,想着随便打打,没想到这一次上场,打的不只是球,更打出了他人生的第二轨道。

“我刚打完马运会(SUKMA)网球赛事,那几年训练强度很高,身体有些疲惫、精神也有点麻木。”他说,“结果刚好朋友介绍我试试匹克球,原本只是好奇,没想到越打越觉得好玩。”

短短两周练习后,他便勇敢报名参赛。初衷只是“体验看看”,结果一鸣惊人,意外夺下男双冠军。这突如其来的收获,不仅重燃了他的竞技热情,也让他意识到,原来人生可以从不同的起点,重新发球。

年仅19岁的胡亿添(Timothy Foo),是槟城匹克球界的亮眼新星。

从网球跨界匹克球 热情延续

从11岁开始打网球的胡亿添,过去8年几乎都在球场上度过,2022与2024年分别代表槟州征战马运会,还曾远赴斯里兰卡和印度代表国家参赛。那是一段辉煌却也高压的旅程。

“匹克球和网球的握拍方式相近,很多技术也能迁移,比如截击(volley)。对我这种‘网球人’来说,转换不算太难。”唯一让他需要适应的,是匹克球的弹性较小,击球的手感与网球有所不同。

尽管是新手,他很快就在比赛中站稳脚步,拿下多场胜利。他打趣道:“匹克球对我来说,像是开启了第二段运动人生,也让我再次找回了单纯享受比赛的那份快乐。”

家庭联谊项目 匹克球是快乐的媒介

比起高强度、专业化的网球训练,匹克球在胡亿添眼中更亲民、更具社交属性。“它是一个老少咸宜的运动。”他说,“我家中五十多岁的长辈们也在打,每周都约着一起去球场,感觉像是一场家庭联谊。” 而他自己,也开始在G.O.A.T匹克球场担任兼职教练,拥有约20名学生。无论在吉打课业多忙,他都会抽时间练球,周末更是风雨不改地回槟教球。

“看着学生们一点一滴进步,我也觉得很满足。球场不仅是我挥汗的地方,更是我传承热情的空间。”

李皇益、余真慧(上图)和李皇益、胡亿添(下图),分别在2nd PPA Closed Pickleball Tournament 2024囊获了混双冠军、男双冠军,成为全场团队总冠军。

他更放眼未来,希望能代表槟州出战2025年8月首度纳入匹克球项目的马运会:“很多人说外国球员强,但我相信,槟城也能走出世界级的高手。我要用行动证明这一点!”

运动的意义,是一场不断靠近热爱的旅程

如今,匹克球在槟城愈发盛行,新球场接连涌现、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在胡亿添眼中,这不仅是运动的兴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更新。

“匹克球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可以社交、可以锻炼、可以快乐。无论是想减脂、想放松,还是想挑战自己,它都能找到属于你的节奏。”

- Advertisement -

从驰骋网球赛场到投入匹克球怀抱,胡亿添用挥拍与热情证明:梦想不必单行道,换一种节奏,换一个舞台,热爱依旧可以发光发热。

他一步步将青春的汗水洒在球场上,把每一个回合都打成了成长的轨迹,也把属于年轻人的热血、希望与坚持,一次次挥进了球网——再跃起、再扣杀,直至梦想落地得分。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