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中正学校暨正中中学贊助文化教育基金会假慧音社礼堂举行颁发仪式,今年共拨出6万9500令吉颁发予各受惠单位与个人后全体大合照。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顾问吴文宝指出,我国正面对华裔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不只是华文科老师不够,整体华裔教师人数也逐年减少,已成为华教当前的一大危机。
他也说,虽然许多学校提供足够的学额、学费与设备,但愿意申请教育课程的华裔学生却不多,这种现象令关心华教的人感到痛心与担忧。
吴文宝也是马来西亚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秘书兼槟城中正学校暨正中中学赞助文化教育基金会副主席,他日前出席该基金会于慧音社礼堂举行的颁发仪式时,致辞如是指出。
他指出,现在几乎每一位退休或离职的华裔教师,其空缺都由其他族群教师填补,长远来看,华裔在教育体系中的代表性正在流失。
为了应对这项挑战,他表示,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已与马来亚大学教育系及新纪元大学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于6月21日在吉隆坡中华国民型中学举办的年度大会上正式宣布合作计划。这项合作主要是培训中学华文科教师以及华裔中学各科教师,以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

“第一项合作计划是培训中学华文科教师。该会与马大教育学院DPP中文组合作,为非教育背景的中文系毕业生提供培训课程,让他们取得教师资格,投入中学任教。有关课程的费用,包括讲师津贴、实习期间的住宿与交通费用等,由国中发展理事会与雪隆董联会联合承担,而学费则由马来西亚中文促进会和马来西亚社会企业家基金会全额赞助。”
不过,吴文宝坦言,尽管资源充足,报名情况仍不理想。今年原本设有50个名额,但预计报名人数可能连40人都达不到。在最新一批的20名申请者中,仅有7人拥有中文相关专业背景。
“第二项合作是与新纪元大学学院合作,为有意就读DPLI课程者提供全额学费资助,以培养更多华裔中学各科教师。新纪元负责招收学员,再由马来西亚教育大学(UPSI)进行为期15个月的培训。首届课程已于今年9月开课,但只录取了41人,未达目标。下一届预计于2026年中开办。”
吴文宝强调,社会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的根源,并共同努力,鼓励更多华裔青年加入教育领域。
他也提醒,目前槟城有5所国民型中学提供中六华文课程,包括槟华、恒毅、大山脚日新、北海锺灵及美以美男子中学。UPSI也设有中学华文科师资课程,欢迎STPM毕业生申请。

在当日的仪式上,中正教育基金会继续发挥推动华教的角色。今年共拨出6万9500令吉,包括奖励2024年STPM华文科特优生及统考12位全槟优异生、资助清寒学生,以及捐助槟城华校教师会。
该基金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捐出24万2000令吉给各类教育和文化单位。从2015年至今,专为STPM与统考华文科优异生设立的奖励金也累计达到17万6500令吉。
当天也安排了三位来自UPSI的中文系学生,分别來自槟城的李佳恩、李佳萍及来自吉打州的施珮雯。前两者都是 2020年大马高级教育文凭华文科特优生,也是中正教育基金的受惠者。
施珮雯则是以大马教育文凭 SPM 华文科成绩申请进入 UPSI 中文系就读。他们也分享亲身经历及对中文教育的热忱,坚持所爱、勇敢选择、开启梦想的心路历程,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