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立恩。
针对马青大山脚区团团长陈杨邦日前在马青70周年区团大会上,抛出“大山脚发展停滞”、“政府视而不见”、“大山脚沦为外劳宿舍城”等指控,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大山脚区团团长周立恩说,这些说法既背离事实,也忽略槟州政府与地方人民代表在推动建设与提升生活质量上的真实努力。
他周二(8日)发文告说,陈杨邦身为团结政府成员之一,却长期缺席政策协调与城市发展讨论会议,也拒绝接受公开对话邀请,转而抹黑盟党,继续以“被边缘”话术博取同情,实际上是在吃里扒外、扮演两面人角色,如果马华真的关心地方发展,就应在体制内发声、参与讨论,而不是“缺席所有建设,专攻所有成果”。
“大山脚并未如陈杨邦所说‘停滞’,而是在联邦与州政府支持下陆续完成多项关键建设。2023年,联邦拨款2400万令吉重建大山脚市区巴刹,工程已动工并预计2026年竣工,同时,大山脚主干道之一宋万庆路早在2015年已拓宽为四车道,并持续推动沿线交通灯、人行道、美化与照明升级,包括百利镇交汇处的安全改善工程也已在去年落实。”
“公共交通方面,大山脚火车站作为北马通勤主轴,自2023年起完成电梯建设与无障碍通道升级,同时北部通勤线班次亦提升至每日11224人次,显著改善居民跨州通勤体验。至于他所称‘下雨必淹水、灯坏没人理’,其实地方政府每年均拨款修复排水与照明系统,并设有热线与线上平台供居民通报,确有问题者可在合理时间内获得处理。”
他说,陈杨邦大谈“青年买不起房”,却忽略槟州政府配合私人发展商,于大山脚积极推动多个可负担房屋项目,如宋万庆路一带的420单位计划(由PTL发展)、Iconic集团发展中的751单位混合型发展计划,并透过贷款协调服务协助首购族顺利申请贷款。
“至于他对‘外劳宿舍城’的形容更属误导。外劳密集并非大山脚独有,而是全国性结构挑战。槟州政府已与执法单位合作,推行分区管理、卫生审查与社委机制,并规划工业区外移以减少外劳聚居在住宅区问题。”
他说,陈氏作为团结政府成员,不尝试协调,也不曾出席政策论坛或地方听证,巫统作为同样的国阵成员,却愿意参与讨论、协调政策。这种做法,不但伤害盟友信任,也对基层华社造成误导。
周立恩强调,行动党欢迎监督,也愿意讨论。槟州的发展从不完美,但每一项工程与政策都有确切依据与阶段性成果。
“行动党也再次欢迎陈杨邦参与一场公开汇报与讨论,让事实说话,而非口号。”
“人民要的是踏实的建设,不是怨妇式的抱怨。若你真是团结政府的一员,请别只在镜头前强调‘不能妥协’,而是在会议桌前提出‘可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