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汉顺:政府从7月1日起扩大征收SST,这一连串的涨价风,将冲击了私人医疗服务。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表示,政府从7月1日起扩大征收销售与服务税(SST),其中包括商业租金征收8%、外籍病患私人医疗服务征收6%,叠加电费上涨,这一连串的涨价风,冲击了私人医疗服务。
马汉顺支持大马医药协会(MMA)及其他五大医疗组织联合发出的呼吁:政府应豁免对基层私人医疗的租金与服务征税。
他指,这项呼吁,不是为了业者的盈利,而是为了守住人民最基本的就医权、为了维护医疗体系的韧性与人道精神。理由如下:
第一、基层医疗本就利润微薄,征税将令许多诊所关门:
根据现行法律,私人医生的咨询费已多未曾调整,收费严受监管。药房和理疗的利润也极为有限,几乎无力转嫁成本。
然而,商业租金、营运成本、电费一一上涨,再加征税,无异于压垮基层医疗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旦大批私人诊所无法负担租金与营运成本而关闭,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将是城市边缘区、乡镇居民,民众如果不能负担私人医疗,公立医院也将面对更沉重的病患负担。
第二、外籍劳工就医将更难,牵连人道与公共卫生:
我国的建筑、清洁、种植等3D行业中,聘有大量外籍低薪工人。他们多选择到收费合理的私人诊所就医。如今,这些医疗服务将被课以6%的SST,直接导致医疗费上涨,对他们而言是沉重负担。
如果这群人因此延误就医,不仅伤及他们自身健康,也会引发更广泛的公共卫生隐忧,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与基层疫病之预防和控制。
第三、若将高营收等同高盈利,忽略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政府虽将SST征税门槛从50万调高至100万令吉,但对于基层医疗业而言,这仍不合理。很多诊所之所以营收破百万,是因应病患需求大、提供持续服务,并非盈利丰厚。
这类“一刀切”的税制思维,忽略了医疗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公共责任,将打击基层医疗的营运意愿,也削弱了我国医疗体系的多元支撑结构。
医疗不同于一般商业,而是关乎人民的生死安康。我们不能以盈利导向去衡量医疗服务的价值,也不能以税收逻辑来定义病人的负担能力。
马汉顺说:“我恳请政府认真聆听医药界的声音,重新检讨即将实施的政策,豁免基层私人医疗的租金与服务征税,共同守住最后一线的医护防线,让国家的医疗服务得以继续普惠、可及、有尊严地前行。”
他指,毕竟,税收制度除了需要公正,更要合情、合理、合时地执行。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