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国家不丹自2020年底起,悄悄建立比特币“矿场”。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佛教国家不丹自2020年底起,悄悄建立比特币“矿场”,利用其廉价、丰富的水电资源挖掘“数码黄金”,现已累积了价值13亿美元(55亿令吉)的比特币,成为全球第3大比特币储备国,并雄心勃勃地计划成为绿色数码货币之都。
以国民幸福指数而闻名的不丹,最近获得了“加密货币先锋”的新称号。根据加密货币平台Arkham的资料,不丹现时拥有价值13亿美元的比特币,约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比特币储备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
不丹地处中国和印度之间,人口约80万,一直以水电、农业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自新冠疫情导致旅游业中断以来,该国经济一直低迷。过去5年,10%的人口为寻找更好的工作而移居国外。现年45岁的不丹国王旺楚克向官员们征求如何利用技术来振兴经济,得出比特币挖矿的想法。
利用廉价水电资源“挖矿”数年
比特币开采就是将新的比特币正式加入区块链的过程。为了挖出比特币,耗能的超级电脑需要解决一个复杂的谜题。这样就会有新的数码货币加入流通。不丹具备了从比特币矿场“挖矿”中盈利的关键要素:廉价电力。
不丹第一座比特币矿场在2020年底动工兴建,官员称地点选在多楚拉山口附近,那里白雪皑皑且靠近输电网。官员们表示,到2022年,不丹所有4座政府拥有的比特币矿场都已动工兴建,这发生在比特币价格飙升之前。比特币价格已从2020年的不足1万美元(4.23万令吉)涨至目前约10万美元(42.3万令吉)。
《华尔街日报》引述不丹主权财富基金Druk Holding and Investments行政总裁达哈尔说:“我们倾向将比特币视为一种价值储备手段,类似于黄金。”2023年,不丹政府决定出售价值1亿美元(4.23亿令吉)的比特币储备,为公务员未来两年的加薪提供资金。
达哈尔也对外媒说,不丹正探索利用水力发电开采绿色加密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减少人才流失。绿色加密货币是使用风能、水力发电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开采的数码货币。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