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家和(右5起)及王星元等人见证黄奇仁(右3)移交筹获的108万8000令吉予董事财政洪家兴(左7),陪同者还包括郭文谋(右起)、刘日春及黄奇发(左起)、冯学才、张亚九、郑莲幼校长、黄征贵和张国栋等。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深信,在昌明政府与华教和民间团体的高度携手配合下,因此在未来的2年里,将能为华教打造一条平坦大道。
他赞扬,华裔先贤对华教的热忱与坚持,致使华教在过去60年来,虽经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也渡过各种困境,而昌明政府在现在也通过政治的力量,积极的改变过往“政府有政府做、华社有华社做”的旧模式,进而通过政府与社会的携手,共同把华教工作做好,这是与前朝政府最大的不同之处。
也是太平区国会议员的他于周六晚出席由华联华中董家协主办,太平华联校友会及槟城传灯文教协会协办的《传投标与创新》传灯之夜时也强调,华小、独中、华中、国中华文班,都是华教的支柱,除在硬软体设施上的提升以外,中学的母语教育,更深深影响华教未来的发展。
他也说,要当一名华小老师、或中学华文老师,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拥有华文优等是基本条件,因此中学华文班是孕育未来华小老师、中学中文老师的摇篮,必须给予最大的注重。
他表示,在过去的2年,华小师资培训已获得大大的进展,今年名额更是突破1678个,同时在中学华文老师方面,教育部走出过去的旧路,采取新措施里应外合,与社会一同把工作做好。
他说,此外,在国内国立大专的配合下,丹绒马林的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UPSI)教育系华文科的名额,也从过去的60名增加到今年的120名;同时马大也把华文科教育文凭的名额从20名增加至50名,其中也获得华中发展理事会的支持,协助提升教学设施及教学人员的增加。
他欣见,不仅太平华联校友也参加了这项重大的华教使命,雪隆太平华联校友会在今年也赞助4位学生参加马大华文科教育文凭课程,并放眼明年赞助6位、后年8位,这是太平人的骄傲。
他也宣布与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霖、保阁亚三州议员王星元联合为太平华联华中科学楼拨款10万令吉,借此协助校方完成宏愿。
他重申,但在这之前,我们也协助购置科学楼的器材,加上年初发放的3万令吉小型维修拨款,使今年总拨款高达13万令吉,以实际行动给予华联华中最大的协助。
另外,一向关心母校华联华中发展的该校董事部顾问的黄奇仁,今次母校展开筹建科学楼计划,也是再次展现爱校精神,除积极鼓励其当年1975年毕业同学们的响应支持外,也献议以1对1的方式鼓励昔日的同学及热心校友们参与捐献,最后共成功筹得高达108万8000令吉的款项,备受校方、校友及华社各界的赞赏。
出席晚会的校方领导包括董事长张国栋、副董事长黄征贵、董事总务刘日春、董事财政洪家兴、董事张亚九、冯学才、黄奇发、校长郑莲幼及嘉宾保阁亚三区州议员王星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