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打华校董事联合会已完成对吉华独中男老师涉嫌性骚扰事件调查,结果显示该校行政管理层存在失责行为,同时也有制度缺失问题。
吉打董联会于5月1日接受吉华独中董事会委托,随即成立专案委员会,本着独立和公正的立场,调查外界质疑校方行政管理不当事件。

在为期三周的调查过程中,专案委员会共与5个组织、26名教职员及受害者进行访谈和查证,广泛收集各方资料作为依据,并于5月24日向吉华独中董事会汇报调查结果。
吉打董联会主席庄俊隆周一(5月25日)发文告指出,调查发现,在2018年,校方同时接获一名在籍生与2名校友的投诉,调查完毕后安排涉事教师向在籍生签署道歉声明后结案,没有对另两名校友的事件进行调查。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学校领导对此事缺乏敏感度,未展开深入追究,也未对涉事教师采取进一步监督、停职等防范措施,存在失责行为,间接导致更多学生受害。”
他说,学校在制度上存在多项不足,包括缺乏固定匿名举报管道、未设立专责小组处理性骚扰等敏感事务,由于缺乏校园安全申报机制,致使受害学生无从申诉,且担忧遭到报复而选择沉默。
他也透露,调查过程中获得行政管理层证实,2018年的事件之所以未向董事部汇报,是因为当时董事会跟学校行政管理层没有明确的汇报要求机制,导致董事会不知情,因此无法履行监督职责。

该专案委员会建议校方参考全国华文独中教育体系学校《青少年行为预防支持机制》与《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处理流程》、教育部属下的教育机构《不当性行为管理指南》、以及台湾学校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通报处理程序流程图,制定一套完善的“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指导方针”。
该指导方针内容涵盖举报渠道、成立调查小组、审议处分、申诉机制、心理辅导、及记录存档程序,同时推动“青少年行为预防支持机制”,内容涵盖潜在风险行为识别与通报、教师专业素养与师德提升、高风险学生成长支持、青少年性教育与人际界限课程制度化、校外诱因与社会陷阱教育、青少年加害行为的辅导与修复、及持续评估与改善。
另外,专案委员也公布3张流程图,即性骚扰投诉处理程序流程图、性骚扰案件处理程序-刑事犯罪流程图,以及性骚扰案件处理程序-非刑事犯罪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