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尔兰游客在张家界市七十二奇楼景区挑选纪念品。(图:新华社)
“一定要带着空箱子去中国。”随着来华免签政策范围不断扩大,以及离境退税等便利化措施实施,“中国游”“中国购”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有外国网友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如是建议,引发热议。
中新社报道,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各地推出特色活动和惠民措施,也吸引大量外国旅客。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劲松受访表示,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纵深拓展,客源地也从传统欧美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延伸。入境游发展将形成新格局。
2024年以来,中国官方宣布将享受免签待遇的国家扩大至38个,并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
《经济日报》指出,一系列免签政策的优化为入境游客提供了解中国更好的时空环境,离境退税等跨境支付政策的实施为“购在中国”增添便利,多地各类服务设施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外国游客的中国旅游、购物体验。
●便利化消费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万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制度型开放在加速,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便利化消费环境,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和消费者来华。便利化改革也不断深化,释放了以游客为中心服务理念,增强了国际游客信心。
除政策红利外,中国的科技实力与文化底蕴融合碰撞,是“中国购”魅力所在。中国经济网发文指出,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以及设计水平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不少购买“中国制造”的外国消费者表示,“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性能、设计等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
●中华文化有魅力
另据《新京报》报道,今年“五一”假期,外国游客穿汉服游北京、体验特色美食、购买非遗文创,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被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
与来华投资或建厂不同,“中国游”“中国购”令更多外国普通民众可感。来自澳洲的游客斯蒂芬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的首次上海之行不仅是视觉盛宴,也是购物狂欢。她很喜欢当地的风景和购物体验,买了纪念品和衣服。
《人民日报》刊文道,如今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游”“中国购”正书写着开放共赢的新篇章,“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