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示意图。
5月16日晚,陈先生(化名)入住中国南京新街口丽思卡尔顿(Ritz Carlton)酒店55层的套房,晚上9时左右,他发现房间窗外有无人机绕圈拍摄,共贴近他们的窗户3次。陈先生气愤退房,酒店则称愿意付4500人民币(2678令吉)帮陈先生升级房间,但遭到陈先生拒绝。
事件引发中国网络热议,有网友认为,无人机可能是在拍风景且酒店难以管制,“不觉得是酒店的问题”、“为什么不拉上窗帘呢?酒店也太惨了”;亦有许多网友认为中国无人机需要更好的管制。
陈先生透露:“当时我洗完澡准备去夫子庙走走,我女朋友指向窗外问,那是飞机吗?”陈先生说:“起初我是不以为然的,直到第二次该无人机直接‘贴脸’,贴近玻璃飞,我才觉得不对劲。”
陈先生表示,当飞机第3次从外面靠近酒店房间窗户时,他举起手机录下影片,“我随即打开了灯,通知了前台,但是再也没有看见这个无人机了,可能是看我开了灯就跑了,事后感觉,大概率是偷拍。”
饭店经理称“已经报警”
酒店值班经理赶来后报了警。“我当时什么都不想说了,马上退房走人。酒店提出升房的费用由他们承担,大约价值4500人民币,希望我们继续住下去,但是我还是婉拒了。”陈先生表示,自己不图什么,只是希望住客们都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拉上窗帘。
难以举证操作者目的
一位航拍业内人士透露,按照中国无人机管理条例,无人机飞行都需要报备,审批后才能飞行,但实际上这个规定很难执行,管理部门也不是很明确。
该人士表示:“现在每一次飞行后都会有记录,如果需要的话,公安部门可以调取当时在附近的无人机串号,相应登记的有手机号码,找到人应该不难。但是要说飞无人机偷拍,取证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除非现场发现,检查无人机拍摄的内容,不然证据难以固定,很难说操作者是拍摄风光还是进行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