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地工商组织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对接、激发跨国合作意愿,但从洽谈走向实质合作的过程中,仍面临现实难题。
马来⻄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PUCM)总会长拿督李中平坦言,尤其在市场规模、资源调配与营运机制方面,两地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他指出,中国企业倾向寻求规模化与快速扩展,然而,大马企业多数为中小企,初期在承接能力与节奏上未必匹配。
“面对的挑战主要是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需要相差较大,中国企业对市场份额和规模期待较大,而大马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在这方面需要时间磨合与调整方能达成共识。”
PUCM早前举办第五届中国智能科技展览会暨成立十周年答谢午宴,他较后接受《马新社》访问时,提到两地企业合作的具体问题。
询及最让本地企业感兴趣的是哪方面的合作?他说,大马企业普遍对技术移转、本地化应用及区域业务拓展方面的合作最为感兴趣。
“中国企业则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技术储备和资本优势,若能与大马企业在产品本地适配、市场策略、售后支持等方面密切,将更容易打开东南亚甚至一带一路的沿线市场。”
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李中平说,上述科技展依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不断拓展的合作领域。
他指出,今年展会吸引众多涵盖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电信及卫星技术等企业参展,为深化技术转移、本地化应用与区域市场拓展提供新契机。
“实质性的合作主要有信息与通讯技术、智慧城市方案、闭路电视监控、电信通讯以及AI(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由于一些企业涉及商业保密的原因,因此不能公布名称和一些合作细节,但从每一届展览会参展企业的性质来看,涉及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
“以今年的展会来说,我们就有低轨卫星的企业参展,吸引了不少同行业人士前来洽谈交流;另外,所签署的备忘录也增加大马太空协会(SMA)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GLAC),业务范围日趋扩大。”
据了解,SMA与GLAC在科技展期间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MOU),致力于推动卫星导航技术、数据服务整合及太空科技在东盟区域的广泛应用。
本次合作涵盖卫星导航及北斗应用、卫星数据整合与服务提供、空间应用联合开发、政策倡导与监管协调、科研与商业化、人才发展与能力建设、市场准入与推广,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广等领域,旨在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助力东盟成员国在农业、海事、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物流及灾难响应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双方将组建联合工作组,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另外,李中平也提到,科技展为两国企业搭建良好的展示与交流平台,不少企业希望未来展会能进一步加强企业对企业(B2B)的对接安排,还有实地考察优质本地企业等。
随着中马科技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之间的合作范畴不断扩展,他希望科技展将继续发挥其作用,推动双边科技合作与区域创新交流,为两地企业在数码经济、高科技领域共创未来铺路。
来源:马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