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称,国际资本看到,中国没有放弃善意、没有关上谈判大门。图为北京市。
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贸易谈判后,中国官媒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说,美国这时候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国的善意。
新华社11日刊发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的署名文章,题为《从宏观调控看中国经济基本面》。
文章首先抨击了“中国经济崩溃”,并从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层面,指出即使在美国关税施压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优于美国。
文章说,美国一季度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0.3%,企业4月份招聘速度放缓至九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通胀风险始终高悬,贸易逆差不减反增。
文章写道,美国这时候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国的善意。
- Advertisement -
文章称,美国股市近期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信心在恢复,恰恰是因为国际资本看到,中国没有放弃善意、没有关上谈判大门。
文章续指,这种善意和耐心是有限度的,绝不适用那些持续毫无底线的压迫讹诈和出尔反尔,并强调美国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方的善意,展现自己的诚意,带着真诚的态度坐下来好好谈,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不可能发生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上。
- Advertisement -
“以前能买30个玩具,现在只能买两个”
文章提到,当美方轻描淡写地说“以前能买30个玩具,现在只能买两个”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不把孩子的玩具当回事,明天就可能不把更大的民生问题当回事。
文章提到,在90多年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时,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过:“以高关税为代表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的经济民族化,是造成全世界经济萧条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这一障碍,国际贸易才能恢复,我国的经济才能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