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司徒瑞琼

崔富章说就因这过时告示牌误导民众,才令居民和本身一直“投诉错门”!
过时告示牌,就是误事!
发林昂沙娜路(Jln Angsana)一带路面坑坑洞洞,沟渠边更严重破损,居民多番投诉都不得其门。马华槟州联委会委员崔富章几番折腾后发现,一切是告示牌误导。
崔富章周二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发林昂沙娜路一带路面自今年1月起,出现许多大小不一坑洞,部份路段沟渠边更严重破损。

“当地居民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投诉,有人说已向管辖相关路段的发展商投诉,但都说不管他们事。”
他表示,由于该路段竖有一面告示牌,说明坑洞路段归发林发展商管辖,包括维修马路和沟渠等工作。因此,自己便先向发林管理公司,作出投诉。
他说,发林管理公司指该路段非其管辖范围。
“之后各种管道投诉都不得要领,各单位均推说非其责任。”
他补充,当居民在社媒平台投诉时,当地州议员黄汉伟助理也亲上火线,强调一周前已接获昂沙娜乡委会通知,并知会发林管理公司。
“该名助理也表明会一直跟进。但5个月过去了,依旧杳无信息。”
他说,路面布满坑洞,潜伏危机,随时祸及路人尤其乐龄人士,自己便直接联系发展商发林集团,才获悉该路段早已移交槟州公共工程局负责。
“就连发展商也疑惑,为何当局至今没拆过时告示牌!”

崔富章随后,自己上网查看,发现该告示牌至少于2013年便存在,一直无人拆除。
他表示,在厘清管辖权后,本身已于今早分别向槟州公共工程局和槟岛市政厅投诉。二造也马上回復,相信不久后便会进行修补工程。
“发展商也忧心会再引误解,说明会在数天内拆除过时告示牌。”
实际上,槟城马路向来分属多个不同政府单位管辖,一旦发生破损,常引发人民要“投诉何门”的窘境,造成延误修复。
一些破损路段更可长达数年,仍不知该由谁管。

崔福章以是次事件为例,敦促各政府单位应随时巡视个别负责路段,发现过时告示牌便立拆,同时竖立起新告示牌。
“这样人民才能在有事故时,迅速向正确单位作出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