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英式风格的“长春圃”前,摆放了孙中山的肖像。
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与他的平妻陈翠芬一家人在太平的故居“长春圃”,在耗时2年的进行翻新及维修后,周一正式开放免费供游客参观。
位于安东咖啡粉厂旁的“长春圃”,在进行维修时,除仍保留原有约70%古色古香的建筑特色及古物之外,也添加由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教授所编撰,有关孙中山与平妻陈粹芬一家人在太平故居的历史,并成为历史文化馆。

据知,“长春圃”原本是北马富商陈畊全的产业,在中国革命初期,陈畊全的夫人卫月朗、女儿陈壁君,受到汪精卫的影响,为革命而奔走槟城与北马各地,且“长春圃”便是彼等主要的中途下榻之处。
此外,孙中山一家及黄兴等中国革命先驱,当年都曾暂居我国,卫月朗曾一再资助和提供落脚之处,故“长春圃”应是其中一处当年孙中山落脚的隐私场地。
1914年,陈粹芬返回我国,一度回到太平经营事业,除曾在“长春圃”长居17年,也在司南马开辟30余亩橡胶园,1931年,陈粹芬应孙中山的长子孙科之邀,回到港粤定居。

1933年,安东咖啡厂创办人已故程依妹,也是目前安东咖啡粉厂东主拿督程文钟的祖父,从“长春圃”原主人陈继祖,也是汪精卫岳父的家人手上先租后买,购下“长春圃”及创办安东咖啡厂。
程文钟在开幕仪式上说,由于孙中山曾在“长春圃”落脚,因此对国内外旅客尤其是学术界人士具有极大吸引力。
他表示,目前,长春圃内展出的文物,包括旧建筑的砖块、水晶、化石,及孙中山与陈粹芬及家人图文并茂的史记,犹如一道历史走廊。
他指出,“长春圃”相信是孙中山在太平唯一的故居,而孙中山的后裔,于年前也从中国寄来一尊孙中山的肖像,目前摆放在“长春圃”前。

也是韩江传媒大学中华研究院特聘教授及中国闽南师大讲席教授的王琛发教授说,“长春圃”其实也拥有许多的历史,而这些历史可进行细化,让人一窥孙中山及家人在太平的进一步史记。
他指出,在研究后,“长春圃”当年确是孙中山及革命军的神秘落脚之处,但这段历史却没有真正记载,主要原因是涉及孙中山与家人的家庭内部事件。
他表示,有许多迹象显示孙中山与家人曾在“长春圃”居住,因当时他们需要有一处往来槟城与怡保的落脚之地,而“长春圃”位于两地之间,且别墅也位于偏僻处。
他说,此外,孙中山及汪精卫的后裔,在过去也曾回来长春圃寻找儿时的记忆,这也足证孙中山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