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石迎春(右3)赠送纪念品予《光华日报》,由林星发(左2)与郑豪然(左1)陪同准拿督李兴前(左3)接领。右1和右2分别是王振国与刘曜。
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的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的西北民族大学今向《光华日报》伸出合作橄榄枝,望本报应允成为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的首个海外实习基地。
这是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石迎春于今日率团到本报展开交流时提出的其中一项献议。
“尽管在西北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导师素质优良,惟他们不曾当过记者或编辑,没有实战经验,故此我们需要主动走出来寻求媒体实战的教学资源。这次率团到槟城,跟韩江传媒大学学院谈合作培养传媒人才,达成了共识,于明年展开交换生计划之余,也希望学生可以充分善用在槟城的时间,到槟城民办媒体企业实习,愿《光华日报》是我们在槟城首设的海外实习生培训基地,甚至一起联手开展媒体的科研项目。”
石迎春提出的献议尚包括诚邀本报能够派遣资深新闻从业员成为西北民族大学的新闻学院校外兼职导师、与本报联合制作视频、文艺产品等等,以及一起与本报联办传媒的专业论坛。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曜相信这些合作会提升西北民族大学新闻学院在国际平台的知名度。

本报总经理准拿督李兴前对这4项献议表示赞同,并指出本报向来有接收国外大学派遣学生到来实习,不久后,双方将会就此的合作细节作进一步的商谈。
“实习生不只是到来向我们的资深专业新闻从业员学习,他们也把在大学所学的最新知识应用在本报的新闻呈现,就如台湾亚洲大学的4名实习生,他们为本报撰写软件,让本报的线上新闻可以声音的方式呈现,读者只要点击‘读文章’,就可边走边听。他们也提出一些对本地传媒而言是新点子的建议给我们。所以,外国实习生的到来,对我们而言犹如双向交流,互惠互利。”

双方也就中文媒体的趋势作深入的探讨。署理总经理林星发为此分享道:“AI取代不了记者,只有不懂AI的记者会被AI取代。”李兴前补充道:“从古至今,新闻的本质一样需要翔实丰富的内容,差别在于人类不停推陈出新不一样的载体(如抖音)。这是无可阻挡的。不过,相信报业和教学机构的合作,可以一起找出适宜的方案应对。”
随团访问者尚包括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曜、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王振国、马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顾国兴以及副秘书长祁静、亚洲凤凰学院副总裁连灏汉。出席本次交流会者的本报高层包括本报执行总编辑郑豪然、业务发展暨广告经理陈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