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切喜糕,左4起罗达新、马良生、叶锦贵、王丽丽、李凯伦、魏子森、黄智绪、郑奕南、黄荣盛、曹观友、傅子赚、杨云贵、黄维忠、庄佛和、王德恭、黄和森、陈育君。
日新小学A校代董事长傅子赚说,捍卫华教本来就是一项有功无偿,打破要赔、没有个人利益回报的工作,开办学校不易,日新走过105个年头更不容易!
他周六(7日)在日新四校共庆创校105周年校庆暨庆祝教师节晚宴上,这么说。
傅子赚也是大会主席,他说,日新创立于1918年,由福德正神理事会于1895年所创办的义学堂改制为新式学校,校名有“日新其德,持之以恒”之勉励。
“今天,日新不仅成为大山脚华裔子弟的首选学府,更承载了众人的期望和信任,日新能在山脚下屹立不倒,展现辉煌,可以说是全靠大家无私付出与辛勤耕耘。”
大会在宴上也欢送31位荣休的四校老师。
叶锦贵盼当局平衡各校学生人数
日新A校董事会总务兼家协主席叶锦贵希望当局能采取方案平衡各校学生人数,以免过度失衡,影响各校发展及规划。
“槟州截至2022年6月,共有4万3854名学生就读全槟90所华小,其中26所是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微型华小,占槟州华小总数的29%,当中学生人数少过30人有2所,反观有13所华小学生人数超过1050人。”
他提到日新小学的新生来源问题,日新小学的所在地区周边共有3所华小,分别是日新小学A校、B校及武拉必华小。
“由于当地没有新的发展,许多居民也已外迁,造成日新小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董家教不间断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家长把孩子送来日新就读。”
他说,日新小学毕业生在争取升上日新国民型中学时,录取条件会比其他华小占一些优势,董家教及校方也在课外活动多作构思,造福学生各方面平衡发展。

曹观友:日新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槟州首长曹观友说,日新一直秉承“敬爱勤扑”的校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学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说,制造业是槟城的经济支柱,然而,工程和技术领域人才短缺问题正在成为挑战,他最近与一些教育从业者交流,留意到优秀生更愿意选择文商领域,对理科表现出较低的兴趣。
“其中一个原因是目前的科学课程,因疫情等因素而缺乏足够的实验,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理论以备考试,使得理科课程看起来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他说,为了应对这挑战,州政府通过槟城科学圈、槟城圆顶科学馆、槟城STEM、槟城数学平台、槟州技术发展中心、数码图书馆等,推动各项计划来培育学生对STEM的兴趣。
黄和森:数码图书馆图测土地问题解决
大山脚日新校友会会长拿督威拉黃和森说,日新校友会数码图书馆的图测及土地问题,已获圆满解决和开工准证,该会正在准备招标程序,预料图书馆有望在2024年依原计划落成启用!
“大山脚数码图书馆不仅是一间电子图书馆,更是年轻人筑梦与乐龄人士活动的好地方,让我们携手打造2030美好大山脚。”
A校董事会副总务兼校庆筹委会总务黄凯爵及校长陈育君也有致词。
出席者有日新国中董事顾问兼荣誉董事、日新独中董事会会务顾问高级拿督斯里郑奕南、日新荣誉董事丹斯里拿督斯里拿督巴杜卡黄荣盛博士上校教授局绅、荣誉董事拿督斯里黄智绪、国中董事长高级拿督黄维忠、独中董事长拿督杨云贵、B校董事长拿督王德恭、AB校董事会会务顾问拿督庄佛和、A校原任董事长拿督斯里马良生、副董事长黄水芝、董事会副财政兼家协署理主席骆育谦、董事会财政罗达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