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在全球放贷逾2.2兆美元。
纽约时报引用一份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在全球放贷逾2.2兆美元(9.13兆令吉),过去20年,中国的最大融资对象是美国,资金流入关键矿产、基础设施、半导体等敏感技术领域,可能使中国掌握经济控制权。
纽约时报中文网19日报道,中国是全球放贷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向开发中国家提供超过1兆美元(4.15兆令吉)的贷款。但根据美国研究机构AidData的数据,过去20年,中国的最大融资对象是美国,中国各银行已向美国企业和项目提供2000亿美元(8297.66亿令吉)的金融支持。
这些资金流向油气管道、数据中心和机场航厦的建设,帮助特斯拉、亚马逊、迪士尼和波音等美国企业融资顺利运作。直到2017年,部分项目开始引发美国政府警惕。
AidDat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已向全球提供2.2兆美元贷款和赠款,该数字比先前预估的高出2至4倍。研究数据来源于100多个国家的3万多个项目。并且统计未包含中国持有总值7005亿美元(2.9兆令吉)的美国国债。
报告概述中国如何利用金融资源在战略领域布局,建立潜在的供应链控制点。其中涉及一些引发西方担忧的交易,例如近期卷入半导体供应链争夺战的安世半导体收购案。
报道说,近年中国对较贫穷国家的放贷规模减少,对澳洲、英国等富裕国家的贷款有所增加。AidData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对高收入国家和开发中国家的放贷规模相当,均为1兆美元。中国对开发中国家的融资大多是向政府提供的大型项目贷款,而对已开发国家的融资重点更偏向商业领域。
中国对已开发国家的贷款通常以贷款形式提供给政府或大型企业,放贷机构多为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这些融资流入关键矿产、基础设施、半导体等敏感技术领域。专家警告,这可能让中国在战略商品储备、供应链和海上咽喉要道方面获得经济控制权。
报道引述哈佛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科利尔表示:“这些银行家通常会向盈利项目放贷,但他们也经常被迫遵守共产党的指令。”他补充:“中国4大国有银行的行长都是中国最高层政府决策圈的重要参与者。”
报道指出,在美国,中国机构的融资活动涵盖范围广泛,从企业的日常商业融资,到液化天然气与天然气管线等建设专案的资金支持,也包括为一些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备受审视的中资企业收购案提供融资。
AidData的研究显示,中国国有放贷机构已向数十个国家的并购交易提供超过3350亿美元(1.39兆令吉)贷款,其中75%的资金流向中国收购者,涉及机械人、生物技术、量子资讯等领域。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阻止与北京有关联的投资者收购莱迪思。不久后,美国国会加强对中资投资的审查。此后,中国在美国敏感领域进行收购融资的难度显著增加。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