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东南部丛林发现一座拥有逾3050年历史的玛雅文明建筑群“阿瓜达菲尼克斯”,经多年研究后确认,这处规模庞大的遗址并非单纯祭祀场所,而是一个依循天体运行所设计的“宇宙模型”,反映古玛雅人对天地秩序与时间概念的深刻理解。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该遗址由亚利桑那大学考古学教授野田武领导的团队发现。研究显示,这是目前已知最早、规模亦最大的玛雅建筑群。由于主要以泥土建造,外观与自然地形相似,长期未被察觉,直至近年透过光学雷达扫描,才揭露其宏伟全貌。
遗址中央是一座长方形高台,长达1.4公里,高约15米,可容纳上千人。两条大道沿东西、南北轴线延伸,于广场中央交会,形成明显的十字形格局。研究团队指出,这种布局象征玛雅人心目中的宇宙结构,“他们相信宇宙的秩序以十字形为基础,时间的流动亦依附于这种结构”。

经多年研究后确认,这处规模庞大的玛雅遗址并非单纯祭祀场所,而是一个依循天体运行所设计的“宇宙模型”。
考古团队在广场下方发现多个十字形坑道,内藏精致玉器,呈现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排列。这些玉器颜色各异,蓝色象征北方、绿色代表东方,推测与宗教祭仪及方位信仰有关。研究人员指出,主轴东西方向正对玛雅历中重要节气的日出方位,显示该建筑群可能在特定日子举行祭典活动。
最新研究刊登于《科学进展》,报告指出,阿瓜达菲尼克斯的设计不仅体现玛雅社群对宇宙的象征认知,也展示当时社会的组织模式。团队估算,仅主平台的土方量便达360万立方米,相当于约1080万个工作天,推断需数千人长时间协作完成。
与后期金字塔或王宫不同,遗址内并未发现阶级统治或强迫劳动的迹象。研究团队表示,该建筑群“很可能是由平等社会下的民众自愿共同建造”,象征社群团结及对信仰秩序的共同追求。
布朗大学人类学教授休斯顿认为,这项发现揭示中美洲早期文明“以宗教方位与色彩象征构筑世界”的思想根基,证明玛雅人早在3千多年前已将宇宙观融入城市设计之中,堪称古代人类精神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伟大见证。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