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锦泉展示其制作的红色传统手工木屐。
报道、摄影:余惠兰
在木屐几乎从生活中绝迹的今天,玻璃市州87岁的华裔长者朱锦泉,仍日复一日坚守着手工制作木屐的传统技艺。他自16岁随父学艺,七十年来斧凿声未曾停歇,如今他最希望有人愿意接手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朱锦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愿意分享经验,因为传统手工木屐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期待有人愿意继承和发扬。
每日早上10时30分左右,朱锦泉都会出现在加央斗母宫礼堂旁的工作角落,开始一天的制作。脚边堆满木料,斧头、刨刀和手锯整齐排列,伴随着“喀喀”的敲削声,构成他熟悉的工作节奏。


在这个快节奏、机械化的时代,布鞋、皮鞋和塑料鞋已成为主流,手工木屐则如夕阳产业,逐渐被遗忘,淡出人们的视野。
- Advertisement -
孩子各有事业无人继承
朱锦泉的孩子们各有事业,无人继承这门手艺,他也未曾强求。随着年纪渐长,他更加希望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他说,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会尽心教导。
朱锦泉不仅制作木屐,也一直穿着自制的木屐出门。他表示,木屐凉爽、防湿防滑,水分易蒸发,对健康有益。至今,他双腿依然健壮,远行时也不觉酸痛。每双木屐他都会穿到鞋跟磨损或木头开裂才更换。

制作木屐工序多
他讲解,制作一双木屐需经过多道工序。首先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如甘榜常见的榴梿树木,锯切成适当尺寸后,在木板上勾勒出木屐轮廓,并进行初步切割定形。
- Advertisement -
随后,以刨刀和凿子细致打磨,雕出贴合脚底的弧度。鞋底完成后,在两侧钻孔,安装橡胶鞋带。大部分木屐会涂上红漆,不仅提升美观,也保留传统风貌。
他的木屐主要销往玻璃市州熟悉的杂货商,偶尔有老客户上门购买。他没有招牌,也未涉足网络销售。
传统手工木屐已成为少数人的坚守。朱锦泉希望这门技艺能在未来继续传承,不会随着时间渐渐消失。
› 立即申请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Engine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