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党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
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认为,《2026年昌明财政预算案》的发展开支应增加而非削减,以确保国家基础建设与未来投资的持续性。
他说,我国发展开支已从2023年的970亿令吉,降至2024年的900亿、2025年的860亿,而在2026年预算案中进一步降至810亿令吉。目前政府债务已达1.327兆令吉,相当于GDP的65%,几乎没有再举债的空间。
“截至2024年,政府对政府关联公司(GLC)项目的担保额已高达3328亿令吉,占GDP的17.2%,使整体政府债务风险暴露达到82% GDP。”
“若能将这些或有负债转为正式政府债务,就能腾出空间用于发展开支,同时整体债务风险反而会下降。”
林冠英今日(16日)在国会下议院辩论《2026年财案》时指,额外的发展开支可用于提升国内科研与创新投入(R&D),以推动我国向高科技与创新型经济转型,尤其是在数码与人工智能(AI)领域。
“目前我国R&D总支出仅占GDP的1%,远低于2025年目标的2.5%。若要实现《第13大马计划》(RMK-13)中设定的3.5%目标,政府必须加大投入。”
此外,林冠英表示,《2026年财案》不会新增任何税务负担或收费项目。然而,业界早已面临电费上涨14%、股息税2%、SST税率扩大、e-invoicing 电子发票强制实施,以及外劳与雇主各缴2%公积金的新规。
“从2025年11月起,政府将要求250万名持合法证件的外劳强制缴交公积金。有部分雇主反映,其现有外劳不愿从薪资中被扣除2%,理由是这不在原有聘用合约中。”
“因此,部分雇主将被迫承担雇主与雇员双方的4%缴费额,以维持劳资和谐。对中小企而言,这相当于每名外劳一年多出半个月薪资的负担。”
他表示,社交媒体上出现关于《2026年财案》中非土著拨款过低的争议。尽管政府已作出解释,但负面观感依然存在,尤其在华社中。问题的关键在于,非土著仅获得相当于土著拨款3%的比例。
“为消除误解,我建议政府将此比例从3%提升至10%。”
“首相加强伊斯兰事务的承诺可见于对宗教发展局(JAKIM)的拨款:从2023年的15亿令吉,提高至2025年的20亿,并在《2026年预算案》中进一步提升至26亿令吉。这获得包括非穆斯林在内的人民认同。”
与此同时,林冠英指,非穆斯林群体希望非伊斯兰宗教场所拨款能从现有的5000万令吉提高,目前该数额自2023年至今未有增加。
“我也要表达印裔社群对MITRA(印裔转型单位)管理混乱的担忧,尤其是双溪毛糯国会议员与峇都国会议员之间的领导纷争,这恐怕影响100百万令吉拨款能否充分落实。”
“首相决定委任双溪毛糯议员领导MITRA,希望他能获得充分支持,以高效管理拨款,让印裔社群不再感到被边缘化。”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