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打巫家班冠胜龙狮团迎来历史性时刻,正式成立吉打州首支传统客家麒麟队,旨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麒麟文化,使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发扬光大。
该团在周六(10月12日)晚上8时30分良辰吉日,邀请吉打龙狮总会会长兼该团顾问杨晋菖师傅为这支客家麒麟队进行开光仪式,之后进行中秋团聚会。
该团创办人巫济胜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该团在9月19日,协办为期2天的“2025年麒麟文化基础学习课程(北马站)”。在课程反响热烈的推动下,促成吉打首支客家麒麟队的成立。
他说,麒麟为古代四大神兽之一,其外形独特,结合了龙头、鹿角、马蹄、牛尾及鱼鳞身,而且麒麟为素食灵物,不践踏花草及不杀生,因此被尊称“仁兽”或“瑞兽”。

他说,与舞狮、舞龙不同,舞麒麟更考验团员的功底,动作难度更高。由于麒麟被视为‘知书达理’的神兽,因此舞麒麟的动作必须注重礼仪,动作节奏较慢,身段也需放低。
他说,目前,巫家班麒麟队共有10名团员参与演出,其中4人负责麒麟的头部与尾部动作,另6人负责鼓乐演奏。团员年龄介于13至18岁,所用鼓为较小型的“上班鼓”,“双面鼓”或“京鼓”。
他说,该团所使用的麒麟是从中国采购,价格约4000令吉,至于鼓则约600令吉,其他如钹等乐器也需约800令吉。


巫济胜说,狮龙团比较普遍,在西马,尤其北马一带,客家麒麟队极为罕见。相比之下,东马地区有更多相关队伍,也较常举办麒麟比赛与演出。
他提及,在较早的开光仪式中,负责团员一舞麒麟象征麒麟醒来,然后进行行礼、拜四方、绕圈寓意“绕金钱”仪式,之后进行采青动作,来到尾声有段滚麒麟身动作,代表清洗身体意思,之后向帅旗敬礼。

他说,传统客家麒麟队不限男女参与,不过需要考验一个人功底、自身体力比如臂力、腰力等。麒麟队适合用于喜庆场合,如婚礼、满月庆典、商业入伙等,为现场增添喜气。
他说,舞麒麟的团员目前一星期进行3天训练,该团也开放招生,有兴趣报名者可联系他(019-6930708)或巫蕙敏(012-4137632)。
“当然我们也需要更多善心人士或商家的合作,来支持文化工作。”
他提及,他本身是客家人,希望未来可以引进更多元的文化项目,以便这些文化能在吉打扎根。

杨晋菖赴香港元朗取经
杨晋菖则表示,他曾赴香港元朗取经,与当地麒麟队交流,期望将传统麒麟文化推广至北马地区。经过多方筹备和努力,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终于促成吉打首支客家麒麟队的诞生。
他提及,今年9月份举行的“2025年麒麟文化基础学习课程(北马站)”获得北马区多位学员包括1名来自新加坡学员参与,以学习舞麒麟表演基础的技艺,进一步了解麒麟文化背后历史。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