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晚明德盛大义卖会共筹获60万令吉。左起为李水然、林清平、陈祖祥、周家苑、杨金福、李衍廷、谢振南、叶俐坊校长及、林明利。
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和明德学校三机构首度合作,举行中秋晚会及“筹募精明教学器材一体机”义卖会,为明德学校筹获60万令吉,比所定下的30万令吉目标超出一倍。
吉州人力资源、华裔、印裔、暹罗裔事务委员会主席黄佳祯于周六晚上为“华社扬文化,团舞庆中秋”主持开幕仪式时,宣布拨款5000令吉给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并拨款1万令吉给明德小学。
他指出,华裔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话语权、经济传承力、文化延续性以及社会凝聚力。面对这样的挑战,必须以“质”来弥补“量”的不足,即提升教育水平,增强经济实力,积极推动跨族群合作,让华社在更高的层次继续发挥影响力。
“我们无法单纯依赖人口数量来支撑未来,但我们可以通过团结、智慧和前瞻性的思维,确保华社在马来西亚的角色依然举足轻重。”

他说,华裔人口减少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都会带来一些深远影响。意味着选民结构的变化,华社在选举中的影响力会逐渐下降。政治诉求若无法形成有效的票源支持,政党对华社议题的重视程度可能会降低。少数群体声音相对被削弱,需要更依靠跨族群合作与联盟。
提及经济时,他表示,华裔传统上在中小企业、商贸和服务业有强势地位,人口减少可能影响这些领域的传承与延续。接班人不足,许多家族企业可能面临关闭或被外资/他族企业取代。
“消费市场萎缩,特别是与华社文化紧密相关的产业(中餐业、传统节庆相关行业、文化教育)可能受到冲击。”
他说,学生人数减少直接冲击华小与独中的存续,一些学校可能因招生不足而被迫关闭或合并。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语言使用等若后继无人,可能逐渐式微。社团和宗祠的人力资源不足,长期会影响华社的组织力与凝聚力。
“此外,可能加速同化现象,年轻一代在婚姻、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更趋向多元融合。社区规模缩小,互助网络和福利资源可能逐渐流失。在多元社会中,代表性下降,可能导致华社议题不再是主流社会关注的焦点。”
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在二条石明德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明德学校则举办盛大义卖会,结合两造的人脉,人潮蜂涌前来支持义卖会,为明德学校“筹募精明教学器材一体机”筹获60万令吉,筹款数额比预期比所定下的30万目标超出一倍,造福明德莘莘学子。

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主席杨金福表示,华团联合会作为双溪大年华社最高机构,秉持跨政党理念,致力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华团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华团应尽的责任和天职,通过举办中秋文化节,不仅让年轻一代了解并体验中秋习俗,更让多元社会的其他族群领略中华文化的包容与魅力。华社的积极参与,使中秋节成为促进各族群交流、共融的平台。
他说,在当前多元社会中,华社始终秉持“家和万事兴”的理念,以团结、互助为核心。中秋文化节的举办,正是展现华社团结协作、共创美好生活的缩影。
他较早时表示,“华社扬文化,团舞庆中秋”昂然进入第4年,回顾过去,每一届都办得有声有色,所到之处引起地方上的共鸣,特别是在去年,这个中秋文化盛会在吉打华堂的穿针引线下,升级为州级文化活动,并获得州政府的拨款赞助。
当晚的节目多姿多彩,有舞龙迎宾、灯笼创意比赛、猜灯谜、提灯笼大游行、民族舞蹈、相声等节目,华团在推动中华文化之余,也为教育作出贡献。尾声时,明德家协主席拿督陈祖祥代表致谢词。
出席者包括华团副主席李水然、财政林清平、总务李衍廷、明德董事长谢振南、明德学校家协主席陈祖祥、财政周家苑、校长叶俐坊及巡山主任林明利。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