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局执法人员周一在联合行动中检查存放在集装箱内的轮胎。
反贪污委员会成功捣破一个涉及轮胎走私及伪造进出口文件的集团,非法活动不仅对道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更使政府自2020年以来损失高达约3亿5000万令吉税收!
消息指出,非法进口轮胎每年高达300个货柜,估计涉及约10万条重型车辆轮胎,按平均每条1600令吉计算,导致政府每年税收损失约7000万令吉。至今累计损失已达约3亿5000万令吉。

根据反贪会消息,代号“Op Grip” 的联合突击行动今日在巴生谷、槟城及柔佛共23个地点同时展开,目标包括轮胎进口商、仓库及轮胎储存集装箱。
此次突击行动由反贪会特别行动部(BOK)主导,并获得内陆税收局、国家银行及关税局协助。
消息指出,行动中反贪会已冻结个人与公司银行账户,涉及金额估计约7000万令吉。目前调查工作将进一步追查和充公其他疑似通过洗黑钱活动取得的资产,涉案对象包括关税局官员及相关轮胎进口公司。
消息人士警告,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二手轮胎如同“定时炸弹”,不仅危及道路使用者安全,也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当局必须采取更果断行动。
反贪会特别行动部高级总监拿督莫哈末占里证实此次行动,并表示调查是根据《2009年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第18条文及《2001年反洗黑钱、反恐融资及反非法活动收益法令》(AMLATFPUAA 2001)第4(1)条文进行。
“反贪会绝不会与任何通过贪污、洗钱和走私牟取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一方妥协。”

另一方面,媒体随同执法人员检查其中3家轮胎商店时发现,其中一家仓库在12个集装箱内堆放各种轮胎,堆叠高度达四层。店内还储存了本地及进口轮胎,其中部分售价低至85令吉。
上述位于莎阿南哥打白沙罗的某轮胎店因长期以低于市价出售进口轮胎而广受欢迎,但调查发现,该店及仓库疑涉走私及文件造假。
“业者在多处仓库和改装集装箱内囤放了成千上万条轮胎,有些集装箱甚至堆叠成四层‘轮胎塔’,内部塞满不同品牌轮胎。”

突击中,当局不仅发现大量大量全新的轮胎,同时还发现了堆积如山、尚未贴上的国际品牌轮胎标签。标签内容包括有关尺寸、速度等级、抓地力水平以及燃油效率等技术信息。
同时查获的是配有工业升降机的大型仓储设施。不仅在蒲种设有主要营业点,也在莎阿南工业区则设有两个仓库,其中一个专门存放新轮胎,另一个设有办公室。
一直以来,行驶中“轮胎飞脱”事故屡见不鲜,道路安全专家兼大马道路安全专家协会顾问贾米曼南苏比曾批评当局执法不力,并警告此类隐患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交通惨剧。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PHP Software Engine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