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批评,牛津(左)与剑桥(右)愈来愈倾向以多元化指标作为学生的录取标准,而非重视学术成就,导致整体品牌形象受损。
英国《泰晤士报》与《星期日泰晤士报》联合编制的2026年优良大学指南出炉,素有“牛剑”之称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竟双双跌出前3位,仅并列第4。这是该排行榜30年来,首度将牛剑两校排除在前3之外,震撼英国高等教育界,原因与两校近年推动具争议性的进步主义理念、被形容为“觉醒”的政策不无关系。
这项大学排名是英国最具指标性的排名之一,依据包括学生满意度、教学质素、入学标准、研究水平、永续发展与毕业生前景等多项指标。而伦敦政经学院、圣安德鲁斯大学、杜伦大学是这次排名的前3名。
倾向多元化作取录指标
在前一年的排名中,牛津仍位居第3,剑桥已排第4位。这被认为与牛剑近年来推动一系列具争议性的“觉醒”校园政策有关。甚至有学者批评,牛津与剑桥愈来愈倾向以多元化指标作为学生的录取标准,而非重视学术成就,导致整体品牌形象受损。
所谓“觉醒”意指“对社会不公义保持觉醒与警惕”,在英国逐渐被延伸为大学与公共机构积极推动种族、性别、历史等进步政策。但批评者认为,“觉醒”在校园里已经演变成过度的政治正确,压缩言论自由,甚至影响学术判准。
觉醒政策惹争议
智库“公民研究所”曾透过校园网站、媒体与宣传资料,对137所大学的“觉醒程度”进行排名。剑桥与牛津分列第一与第二,原因包括为新生推出“无意识偏见”与种族工作坊、试图在反堕胎摊位加注“触发警告”,甚至移除与奴隶制度相关的历史物品。布里斯托大学更曾禁止使用“人类”一词,以避免引发冒犯。
被指影响学生满意度与校园氛围
教育评论人士直言,牛津与剑桥过度沉迷于“社会工程”,已开始影响学生满意度与校园氛围。“真正教育运动”主席麦戈文批评,两校推行的政策导致学生逐渐厌倦,甚至部分优秀学生选择报读其他学府或出国就学。他强调:“许多年轻人看穿了这层政治正确的外衣,他们要的是别的东西。”
麦戈文警告,牛津与剑桥如今不仅面临排名与学术声誉下滑,还因言论自由受限与多元化录取争议而蒙上阴影。他直言,这些政策最终“玷污”了名校形象,让牛剑的传统荣光正在被动摇。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HR Recruiter (Internship)
- Human Resources
- Kuala Lumpur
-
MYR 850.00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