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部长郑立慷认为,国内近期发生伤害团结的憾事,源于群体间缺乏理解,而不负责任的政治人物,更借此煽动族群情绪,因此智库如华社研究中心,积极透过研究与出版,能有助打破偏见促进理解。

郑立慷希望华研出版的研究报告,能助社会打破隔阂促进理解。
郑立慷点出,在今日资讯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固然方便,却也很容易将人们困在“信息茧房”,形成资讯屏障,无法接触外层的世界。
“我常提醒自己,别只看本身想看的东西,也需理解不同声音,今天社会上出现一些伤害团结的事件,某种程度是因为彼此不了解,当然还有不负责任的政治人物,不断煽动民族情绪。”
部长昨晚(15日)在吉隆坡广义大厦,为华研40周年庆晚宴致词时强调,他相信智库如华研所展开的各类研究,能突破隔阂加深各界同理。
“华研近年推出的《社会政策蓝皮书》和《大马华人人口》研究项目,不仅是学术研究,更实在地提醒政府需倾听民意,而政府政策及民间研究,应互为表里实践,才更有价值。”
作为科艺部长,郑立慷也欣见华研积极拥抱科技,除了推行文献电子化,还尝试以人工智能整合资料及建档,让人们能更轻易接触史料,因此他将捐出5万令吉,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支持华研。
此外,华研董事主席姚迪刚则在致词中强调,今年的主题“40年来家国”,彰显华研不单是学术研究中心,更是背负华社使命的文化历史学术堡垒。

“华研发轫自40年前国家单元文化政策厉行的压抑年代,为风雨家国思索与寻路,孜孜经营至今已成为大马华人资料的宝库,经历过‘烈火莫熄’再到政治海啸与变天的时代,透过数据纪录国家政策得失,适时敢发诤言。”
值得一提的是,姚迪刚还特意播放一张上下倒反的投影片“有什么不同,有更好吗?”,并以嘲讽的语气说:“还好这只是一张投影片,否则我要闭门思过30天。”,借此讽刺早前柔佛一间诊所,因误挂倒反国旗,被地方政府停业的风波。
他接着说:“当社会发生不公义现象而执政者却无所作为,民间就需要发声的喉舌,以及能主导公共社会政策课题的组织!华研虽非社运团体,惟我们可针对政策深入研究,以专业学术佐证报告,让大家真正了解课题。”

出席晚宴的政经文教嘉宾,还包括华研署理主席拿督杨括添、华研顾问丹斯里古润金及丹斯里陈广才和黄隆生、名誉主席林忠强与拿督陈忠登、义务总秘书姚迪聪、义务副总秘书叶少华、义务副财政拿督斯里蔡宝强、丹斯里廖中莱、雪州议长刘永山等人。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Web Develop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