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云山巴刹的提升计划让小贩们充满期待,因为原本该巴刹只属临时性质,没想到一用就是25年,临时遮棚等设施早已残旧不堪。
报道:洪玉璇
白云山巴刹的提升计划让小贩们充满期待,因为原本该巴刹只属临时性质,没想到一用就是25年,临时遮棚等设施早已残旧不堪。
洪永泰:盖建临时性遮棚 刚搬进来时什么都没有
白云山巴刹小贩公会主席洪永泰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早期小贩迁入白云山临时巴刹时,地方政府告知这只是个临时巴刹,另外还会建一个正式的巴刹,但是却迟迟没有下文,一等就25年。

他说,这个临时巴刹,其实就是在柏油路上盖建一个临时性的遮棚,没想到一直沿用至今已经25年了,电线也非常残旧。“当初小贩们搬进来时,什么都没有,包括水龙头、档口等,很多东西都是小贩们自己花钱做的。”
询及目前巴刹的现状时,他说,巴刹地面凹凸不平、沟渠阻塞,导致巴刹内多处积水。巴刹屋顶上的水槽也太小了,下大雨时水流得慢就会溢出来,导致小贩和顾客都被淋湿。
他说,现在巴刹的遮棚用得的是锌板,长期在太阳底下暴晒,小贩和顾客都感到非常闷热,希望政府可以把屋顶提高。另一方面,锌板用久了,有些也生锈损坏,希望政府可以尽快换新的。其他基本设施方面,虽然厕所外墙已粉刷,但里面的设施却保持不变,漏水等问题未解决。
他说,如果政府有意要提升白云山巴刹,可以向当地的小贩见面,了解这里的问题,再一起规划完善的设施。当地的巴刹有大概198档的小贩,从清晨5时30分开始摆卖,直到中午12时。

林诗敏:摆档逾15年月租15 盼提升后租金勿调涨太高
本报记者也向当地的小贩了解,他们都很期待巴刹提升,却也有隐忧,包括担心租金、重新规划后的摊格分配问题等。
面档小贩林诗敏(50岁)受访时说,在这摆卖超过15年,当初新新摆档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洗水盆、没有桌子,很多东西业者本身购置,而租金只是每月15令吉。
她说,由于当前巴刹的屋顶是锌板,靠近中午的时候,巴刹会很热;下雨时候,因为地面凹凸不平,很多处地上都会出现积水的问题。
她认为,巴刹获得提升是好事,但是希望届时租金不要调涨太高。
提升前要好好规划档口 莫先生:让小贩知道进展
糕点业者莫先生(63岁)说,卖糕点超过30年,当初搬进来白云山巴刹时,有官员说会再盖建2层楼的巴刹,前面是停车场,让流动式货车停放摆卖等,但是至今没有看到任何发展。

他希望巴刹提升之前要好好规划档口,同时要让小贩们知道工程进展,妥善规划巴刹里的档口。
他举例,巴刹原本有大概3档卖糕点档口,现在却增加到5至6档,这会影响原有小贩的生意。
冀保持原状勿缩小现有摊位 陈先生盼全部摊位设楼下
卖衣服超过40年的陈先生(63岁)表示,疫情过后,巴刹的生意差了很多。他希望巴刹提升过后,政府的租金不要调得太高。
另一方面,他希望政府可以保持原状,不要擅自缩小现有小贩的摊位。
他说,听说巴刹可能会盖建成2层楼,希望政府可以体谅一些老人上下楼梯不方便,尽量把全部的摊位都安排在楼下,楼上可以设为停车位、民众会堂等。“毕竟,这里的停车位明显不足,很多人只能停车在远处,甚至是路边,非常不方便。”
屋顶残旧地面不平水槽漏水 阿隆:只修补未改善问题
33岁的卖鱼小贩阿隆表示,自己也是从新闻中看到白云山巴刹要提升的消息,但是却不见有政府的官员前来通知。
他说,以前父亲于2000年搬进来白云山巴刹摆档的时候,听说这里只是临时性的巴刹,什么都没有,连风扇都是自己买来安装的。
刚接手鱼档5年的他说,这里的巴刹,屋顶残旧、地面凹凸不平、水槽漏水后政府只是派人来修补、排水系统有问题导致多处积水,这些问题迟迟不见有所改善,希望政府可以关注这些基本设施的问题,提供民众更舒适的环境买菜,因为疫情过后巴刹的生意已经下跌20至30%。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Software Engineer (Internship)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PHP Web Develop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Graphic Design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