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锦华(右)赠送纪念品给卡马拉哈山(左),由方美铼(中)见证。
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方美铼指出,州政府的售酒执照会议平均一年召开4次,以审核商家们所提出的申请。
“委员会一般上会针对每个申请进行审核,包括申请者是否是21岁以上的非穆斯林,并且必须通过警方和关税局的安全审查。其次,就是就是售卖酒的地点是否是商业建筑、是否获得市政厅的执照等等。”
他说,今年第1次的售酒执照会议已在5月份召开,下个月初就会召开第2次会议,审核所收到的申请。
“希望民众和商家可通过这场交流会,更了解售酒方面的政策和方向,以便大家能够透过正确的管道申请执照,也能够在遵守条规的情况下安心的售酒做生意。”
他周六下午出席北马酒商公会举办的“酒商与关税局交流会:共促酒业稳健发展”交流会主持开幕礼,致词时这么表示。
未获许可售酒者 最高可罚5万令吉

关税局助理总监卡马拉哈山指出,《1976年消费税法》对酒类许可制度作出严格规定,根据第76条规定,任何人在未获许可的情况下售卖酒类产品,一旦被定罪,最高罚款额为5万令吉。
他表示,若有人袭击、威胁或骚扰关税执法人员,或试图抢回遭扣押的物品,将触犯该法令第77条。根据规定,初犯者可被判最高5年监禁,或处以高达50万令吉罚款,或两者兼施;若屡犯,则刑罚将提高至最高7年监禁,或100万令吉罚款,甚至两者兼施。
他指出,此次交流会旨在提升业内人士对酒类相关法规的理解,并加强合规意识,交流会的重点包括酒类销售的管制措施、申请许可的程序、税票制度、持牌者的责任,以及执法过程中的挑战与诚信合作的重要性。
卡马拉哈山解释,《1976年消费税法》第2条明确界定,凡是酒精含量超过2%的液体,皆被归类为“醉酒”,即属法定酒类。根据技术换算,这相当于1.14%的实际酒精浓度。因此,所有超过此标准的饮品都必须依法处理。
他也提醒业者,必须遵守烈性酒相关的许可规定,包括零售与批发活动必须持有有效执照或许可证;持牌人必须保存完整账目与收据至少7年;不得在经营场所储存免税酒类;且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展示酒类标志。
卡马拉哈山也呼吁业者依照法律行事,方能规避违法风险,确保业务合法稳定地运作。
另外,卡马拉哈山指出,法律细分多种酒类许可类型(如零售、批发、储存、餐饮场所供应等),以配合不同的酒类经营性质。
“申请人必须根据实际业务申请相应类型的许可,不得超范围经营。而且,所有持牌人须按法律要求,准确保存进货、存货与销售记录,以便税务局或执法当局进行审查。这是防止走私、逃税的重要机制。”
酒业是国家经济重要一环

北马酒商公会会长叶锦华说,酒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一环,但是现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业界要走得稳、走得长远,就必须和政府,特别是关税局有更多沟通和交流。
“今天的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希望藉由今天的交流,让政府更清楚了解酒业面对的挑战,也让我们业者更明白政府的政策方向。这样双向互动,才能创造一个更公平、透明、有效率的发展环境。”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PHP Software Engineer
- Engineering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