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示意图)
报道:王义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100%关税。针对此事,马来西亚半导体业协会(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寿苔表示,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只会让半导体行业的局势更加复杂与混乱。
他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指出,特朗普的说法尚不够明确,因此暂不作出具体评论。
“我们仍在等待特朗普公布更多细节,包括这项100%关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他对‘在美国开设工厂’的定义。此外,目前特朗普也还没有设定这个关税的生效日期。”

李忠利:政策转向令制造商担忧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槟城分会主席拿督斯里李忠利接受本报访问时说,该会对美国近日宣布对进口半导体芯片征收100%关税表示关注。
“不过,特朗普也说,在美国境内生产或计划在美国生产的公司可获豁免,这番言论给在马来西亚运营的半导体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那些长期将马来西亚作为全球供应与出口美国市场的可靠基地的美国企业。”
他指出,马来西亚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半导体封装、组装与测试的领先枢纽,估计贡献了全球后端半导体产量的13%。
“过去,半导体产品并未被纳入美国的对等关税措施,而这一拟议中的政策转向,已令制造商们立即感到担忧,其中许多人正紧急寻求澄清,他们在马来西亚的业务是否将被纳入新措施的适用范围。本会对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近日作出的保证表示欢迎,即部分在马来西亚运营的美国企业或可获豁免。然而,明确且及时的指引对于维持投资者信心,以及避免与美国及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供应链遭受干扰至关重要。”
他说,在海外设厂是一项复杂且资本密集的工作,需要时间、专业知识及持续的制度支持。这些措施对于帮助我国制造商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格局,而不被迫迁移核心业务至关重要。
“在获得政府适当支持的情况下,企业既能在马来西亚保留并发展高附加值业务,也能在必要时进行战略性扩张。”

黄升启:生产链迁回美国几乎不可能
此外,业界人士纷纷认为100%关税不切实际,并指这只是特朗普的谈判手段。
HUI TECH公司技术顾问黄升启在接受《光华日报》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此举的意图相当明确,即希望迫使全球主要的半导体制造商将生产基地迁回美国本土。
“特朗普声称,该税率将适用于所有进口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产品,但那些已承诺或已开始在美国设厂的企业将不在征税范围内,就可以看出特朗普的意图。”
然而,黄升启指出,这种政策在现实层面是难以执行的。
“特朗普宣称征收100%关税,是为了将主要的半导体生产链搬回美国,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进一步分析,即使特朗普真的迫使一些美国公司将生产线迁回美国,其他国家依旧可以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生产出更便宜、更具竞争力的芯片产品。
黄升启认为特朗普执行100%税率的可能性很低。
“特朗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政策多变的政治人物,说变就变。如今业界对他放的话已经不是特别在意了。”

甘永发:半导体短期内面临挑战
另外,胜科纳米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甘永发则分析,虽然半导体市场长期来看仍被看好,但短期内的确面临挑战。
“最近半导体行业确实经历了低潮期,很多公司的订单减少或延迟,但长期来看,半导体产业具有强劲的周期性增长动能。”
他进一步指出,依据过去数十年的产业发展趋势,半导体通常经历为期2年的低谷期后就会回升,未来的增长动力将来自人工智能等高性能计算领域。
“人工智能(AI)现在是主要的成长驱动引擎。”

曾胜煜:极端政策是特朗普谈判筹码
此外,宜特科技公司硬体解决方案事业处协理曾胜煜则指出,特朗普若真实施100%关税,将对美国的消费者造成直接冲击。
“关税提高的直接后果是成本转嫁,最终美国的客户将为此买单。”
“特朗普真的有信心让这些产品全部在美国涨价吗?”
曾胜煜指出,这种极端政策说穿了,只是特朗普与各国展开谈判的筹码,实际税率即便提升,也很可能会在谈判过程中逐渐调降。
他也说,一旦进口美国的产品因税负增加而价格大涨,许多商品在美国市场将失去价格竞争力,或失去市场优势。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低端企业面临淘汰的风险,而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新格局中生存下来。最终,只有那些消费者高度依赖的产品才会留下来,否则很多产品将因售价过高而退出美国市场。”
他说,特朗普扬言对进口半导体征收100%关税的言论在业界看来更像是一种政治谈判策略而非可行的经济政策。
“在全球半导体高度分工合作的当下,要将产业链全面迁回美国本土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