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推出新电价机制,不仅意味着政策层面的转变,也开启了更智能的家庭用电模式,用户可通过智能电表实时掌握用电数据,并借助“分时电价”(ToU)方案自由管理能源使用。
在国家能源公司(国能)推出的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计划推动下,全国智能电表安装工作正加快步伐,越来越多用户体验到更精准的用电监测和更灵活的用电管理。
这项智能电表升级计划,预计在2028年起覆盖大马半岛约1040万户家庭,用户可通过 myTNB 应用程式和网站门户,查看每日及每半小时的用电数据。
根据国能官网,智能电表是一种数码化设备,可记录用电量并通过安全的无线射频通讯,自动将数据传送给国能,从而实现精准计费、日常用电追踪,以及更高效的能源管理。
尽管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都已采用智能电表,而大马在东南亚地区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围绕在计费、健康与隐私的种种误解,仍然困扰民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智能电表并不会推高电费,反而能提供更精准、更频密的读数,反映实际用电量,且不会影响电价或收费标准。
透过 myTNB 应用程式,用户不仅可查看日常用电量、设定每月电费预算,并可以此作出明知决策,比传统或机电式电表更有效管理能源成本。
对雪兰莪州梳邦再也的78岁退休人士姚亨利(译音)而言,这项设备让他能通过应用程式,不时追踪所消耗的能源及设定预算,从而高效地管理用电。
“如今,我只需透过应用程式内的‘能源预算’功能查看,比起到外头手动查看电表方便许多。”
另一种常见的迷思是,智能电表会收集或储存个人信息,但实际上,这设备只是记录用电量、时间戳和电能质量,而非个资。
此外,智能电表也不会危害健康,这个设备已获得大马规格及工业研究公司(SIRIM) 的认证,并受到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 (MCMC) 的监管,确保符合国家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标准。
来自安邦的64岁退休人士阿兹曼末阿里忆述初时的忧虑,“一开始我也听闻有人说智能电表会危害健康,但其实它的电磁波强度很低,甚至比无线网络还低。有了SIRIM和MCMC的认证,我对其安全性更有信心。”
此外,智能电表既无法监视用户,也不能充当监控工具,因为设备本身没有摄像头或麦克风。
智能电表无法看到、听到或记录个人活动;相反的,设备仅将加密的用电数据传输给电力供应商,用户可通过 myTNB 应用程式或网络门户查看。
虽然有些客户担心安装过程会影响日常生活,但安装的过程设计得快速、简便,造成的干扰微乎其微。
来自巴生柏岭镇的41岁执行人员莎茜卡拉金加杜兰则认为,安装智能电表的过程十分顺利,毫无不便。
“我们原以为更换电表会很麻烦,结果只是被要求先关闭家中的电器,国能承包商就开始安装。不到一周,我就能通过应用程式查看用电数据了。”
ToU并非现有智能电表用户的专属,所有已注册的国能用户均可切换至ToU电价,前提是家中安装了已激活的智能电表。
对于没有智能电表的客户,安装和激活可能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而电价方案合同的更改则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智能电表不仅仅是升级,更是颠覆性的革新,帮助国人追踪能源使用情况,避免账单意外,并作出更明智的日常选择;无论是切换到Tou,还是追求更高的自主掌控,现在就从每一度电开始,掌握主导权。
欲知更多详情,可浏览 https://www.mytnb.com.my/smart-meter 。
来源:马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