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洪玉璇 /梁子奋
在槟城,许多老店不仅是买卖交易,或者填饱肚子的场所,更是几代人共同的回忆承载者。然而,怀旧的温度,挡不住时代的洪流。在短短一个月内,四家伴随无数人成长的老字号,先后熄灯谢幕,让人感叹岁月无情。
这几家店铺分别是光大市中心的金露华(Kimnovak)校服专卖店、沓田仔街的传统水果店-“成隆生果店”,丹斯里郑耀林路的早年超市-“瑞发百货市场”及大山脚南美园辉记海鲜火锅专店。它们的结业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回响,勾起无数人的回忆。

彭加兰哥打州议员王宇航带着爸爸王顺荣重游金露华,选购吉他牌校服作为纪念。
“Guitar标”校服专卖店-金露华
独家开厂定制 堪称名牌校服
尤其是家喻户晓的“Guitar标”校服专卖店-金露华(Kimnovak)。本报新闻一刊登,就有4600名读者按赞,1300人分享,还有很多人留言分享自己在金露华购买校服的点点滴滴回忆。
这家坐落在乔治市市中心的金露华校服专卖店,创立于1969年,前身是一家理发店,其历史甚至比光大更悠久。这家牌子的校服,用的是外国进口的布料,而且每一件校服都是该家老板独家开厂定制,堪称会早期的“名牌”校服。
随着老板年纪越来越大,在没有人接手的情况下,唯有在7月31日结束营业。在该店营业的最后一天,很多人纷纷前往该店拍照打卡,购买校服留念,甚至吸引画家坐在店里写生画画,画下店里的一点一滴,尤其是一件件“Guitar”牌子的校服。

丹斯里郑耀林路-瑞发百货市场
曾经引领时尚难追时代步伐
位于丹斯里郑耀林路的“瑞发百货市场”,前身是1962年创办的“瑞发杂货店”,在60至70年代是一家大型且追得上时尚潮流的超市,从日常用品、罐头食品、杯碗碟、运动器材、文具杂货、电器,应有尽有。
由于时代发展及消费者习惯转变,瑞发的生意逐渐被其他大型霸级市场和连锁店取代。业者吕德训表示,老店并没有在政府推出的SARA援助计划指定商店名单中,导致顾客流失高达30%;而政府即将全面落实的电子发票政策,也是压死老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该店原定于7月31日结业,但由于店内尚有一些货物要清货,因此决定延长营业至8月7日,最迟将在8月9日正式歇业。这几天,很多老顾客经过,都会进来店里走走看看,重温过去的购物回忆。

大山脚南美园-辉记海鲜火锅专店
终于卸下重担正式光荣退休
陪伴无数人走过42载岁月的大山脚南美园辉记海鲜火锅专店,今年7月突然在社交媒体宣布,将于7月20日“光荣退休”。结业消息传出后,许多网民纷纷留言表示惋惜。
辉记由现年73岁的马锦坤在年轻时创办,太太一直是后厨重要帮手。其大媳妇吴女士(48岁)受访时指出,两老如今已当上曾祖,家人希望他们能卸下重担,安享天伦之乐。
她透露,辉记后厨的工作一直由家翁家婆一手包办,前台则由家中其他成员轮流协助。因家人各有事业,无人接手,大家不愿见两老继续操劳,也盼他们能在家含饴弄孙,或外出旅游散心。
7月19日辉记最后一天营业,当天下午约4时30分开店,不到1小时,店内已座无虚席,许多老顾客携家带幼前来,赶在谢幕前最后一尝熟悉滋味。当天辉记卖完当天告别顾客所准备的食材后,正式结束营业。

林萃龙医生路与沓田仔街交界处-成隆生果店
店前马路提升人潮生意锐减
坐落在林萃龙医生路与沓田仔街交界处的“成隆生果店”,拥有超过50年历史,在该店最辉煌时期,曾经批发水果至市区数家超市,如光大购物中心、百盛百货及加马超市等。
据了解,2020年之后,该店生意开始下滑,尤其是店前进行马路提升工程后,阻挡行人道,导致很多人都必须绕道而行,人潮变得更少,生意大减。随着该店于6月28日结束营业后,老板就把生意重心放在垄尾区的店。#
老店相继退场 象征生存艰难
这四家店铺,不仅是商业场所,更是无数槟城人童年、成长、生活记忆的一部分。告别的不只是店面,更是一代人的生活缩影。老店的相继退场,也象征着传统老店在现代商业巨轮下的艰难生存,也提醒着我们珍惜尚存的老字号。